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6篇

时间:2022-11-10 17:35:09 共同富裕 浏览次数:

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6篇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以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心得体会发言【共七篇】 第一篇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6篇

篇一: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同富裕为主题的心得体会发言【共七篇】

 第一篇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 8 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

 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

 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保、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第二篇 党的戊以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扶贫论述摘编》共分 8 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对

 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杳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嬴兑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

 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好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第三篇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0733 元,比 2015 年增长 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 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 1947.6 亿元,增长 13.7%。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进无止境。揆诸现实,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影响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民生福祉事关千家万户,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合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活力与秩序实现和谐共存、有机统一。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时代是出

 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

 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第五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

篇二: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范文(三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篇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 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xx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00 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挂

 动共同富裕。我们将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争先,完成任务。

 一、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团结帯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开始进行艰辛奋斗。新中国成立为摆脱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帯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补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回全部脱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832 个困县全部摘幅,区域性整体困得到解决。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了坚实的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获得巨大的成就中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体入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整体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要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共同富裕是在动态中发展,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从局部到整体,从少数人向多数人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全面细化深化落实不同阶段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的原则思路和重点任务,

  1.强调鼓励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

  2.坚持循序渐进;强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强调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亏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

 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明确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3.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4.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既提出了“过河”的任务,也解决了“桥”与“船”的问题。我们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进,谍划实施牵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重要举措,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加快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篇三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0733 元,比 2015 年增长 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 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 亿元,增长 13.7%。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进无止境。揆诸现实,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影响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民生福祉事关千家万户,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合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活力与秩序实现和谐共存、有机统一。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和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篇三: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2022 党课: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的有机结合。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需要高质量发展来推动。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把“蛋糕”做大做好,把“蛋糕”切好分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内生动力。

 口口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进入新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的有机结合。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刻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口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落实好党中央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古代的

 “大同思想”和近代的空想式共同富裕构想,都是这一美好愿望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共同富裕理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里所讲的共同富裕,是“所有的人”“一切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口口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物质财富的丰富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丰实的过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如果没有精神富裕,物质富裕也就会失去意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裕,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社会风气、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不仅指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富裕,还包括生态领域的富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目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需要高质量发展来推动。

 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口口指出:“我们要实现 14 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在不同时期,促进共同富裕有着不同的任务。“十四五”期间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 年远景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要靠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实现。

 共同富裕是“发展型共同富裕",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而不是只在分配上做文章。有人过分强调共同富裕的“分配性”,而忽视它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性,这不利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发展是第一要务”,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解决。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还包括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等其他多方面发展的高质量,这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有人片面地把高质量发展局限在生产力的物质方面,好像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就业、分配、利益调节等具体的生产关系无关。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要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社会和

 谐,还要生态良好。因此,高质量发展是个综合概念,要求经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发展都要高质量,这与共同富裕的要求是一致的。

 单就经济本身来说,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产品、产值、产业三个层次上都实现高质量。产品高质量要求产品的功能结构必须有利于节约、降耗、减排、低碳、绿色,产品的功能、寿命达到均衡,在产品结构上才能最合理、最节约。产值的高质量要求消除盲目的 GDP 数量崇拜,在改善 GDP 构成上下功夫。GDP 构成中的高科技产品、硬实力产品、正能量产品、绿色产品、有益健康产品、满足科学消费和理性消费产品及服务的占比越高,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质量越高,越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产业的高质量意味着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产业虚拟化、空心化、泡沫化不可取,高质量的产业结构要求实体与虚拟配合协调、生产与服务互相支撑,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基础厚实,产业从中低端不断迈向中高端,产业结构持续高度化,在全球供应链中更多占据关键地位。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把“蛋糕"做大做好。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满足人民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在重视应用性技术创新的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谋求原理性突破,进行原始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以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蛋糕”切好分好。做大蛋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切好蛋糕是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是充分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生产决定分配,分

 配又反作用于生产,“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地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要建立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共同富裕要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防止陷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来实现。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把握好勤劳和创新的关系,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勤劳致富、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内生动力。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2021 年第 20 期《求是》杂志刊发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是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加强对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的系统研究、顶层谋划,释放出重大的政策信号,可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

 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着力点,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现实选择。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从人类渴求社会繁荣与发展这个终极目标来看,二者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无论是资源配置与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经济增长率的提升、物质财富的增加,效率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提高效率,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也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平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理想。不断增进社会公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

 人民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则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由此可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为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实质是不断增进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新特征,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尽管公平与效率有时存在着矛盾,但我们不应把二者视作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加以割裂开来,而应把体现效率、促进公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行不悖的目标始...

篇四: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7 篇)

  【篇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 。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篇二】不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近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下称《方案》)正式发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

 新世纪之初,粗放的高增长、资源的高消耗、产业的"低散乱"各种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让浙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来到了历史性关口。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洞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重新审视浙江的资源禀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浙江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落实中央的要求和发挥浙江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八八战略",针对的就是浙江富民强省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从战略层面对"形势怎么看""路子怎么走""工作怎么干"作出的"世纪之答"。

 如果要标注出"八八战略"的内在价值逻辑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共同富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旨和重要取向。

 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践历程,就是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推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难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难题;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就是要擦亮共同富裕的靓丽生态底色;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就是要营造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满足共同富裕的精神富有要求。

 强调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工程"等三大工程,全面实施"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聚焦统筹群体、区域、城乡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向前,历久弥新且熠熠生辉。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体制机制更活、产业动能更劲、协调水平更高、生态红利更丰、资源优势更强、综合环境更好、文化魅力更盛、党建保障更有力,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八八战略"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唯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就是要深刻把握和充分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锻长板、补短板、挖潜力、拓空间,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同时,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八八战略"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从传承到创新的集成升华、从过程到结果的递进跃升。

 【篇三】不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

 进展"。面向这一清晰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意气风发走上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在未来 30 多年的战略安排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生逢美好时代,我们亲眼见证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兜底保障不断夯实、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历史奇迹。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为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征途上,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

 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坚实起来,让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还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中国即将全面建成惠及 14 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顺应亿万民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部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相信,当历史的指针划向 21 世纪第 35 个年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拿出勇气和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共同富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篇四】不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的习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 年 11 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于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能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战略部署,到 2020 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大约还有 2 年的时间,目前已处于决胜阶段。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农村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合理安排公共资源配制,动员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头脑中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喊出扶贫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层次从小事做起。

 长期以来,扶贫乱象时有发生,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贫困县舍不得脱贫摘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导致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这不仅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更是扶贫工作没有走心的恶果,不可小觑。

 精准扶贫要用真心从实抓。以调研走访的实际数据定位哪儿最贫困,为什么贫困?实打实的派驻工作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等发展当地经济;上级部门也应拨付资金、实行一帮一的政策,点对点扶贫帮困。

 精准扶贫要清心从严管。扶贫资金和项目要从严管,防止进入小腰包,要实实在在的用在基础设施修建或贫困老百姓身上;资料整理和汇报要从严核,防止为了验收检查而作假,杜绝书面汇报漂亮、群众口碑差的以汇报夺政绩观;定贫脱贫要从严审,严厉打击为了扶贫资金而定贫困村、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现象。

 心系于民,冷暖在心是动力。扶贫干部应深入贫困,体会疾苦,让心得以洗礼,发自内心的来打好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篇五】不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 8 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 xx 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

 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篇五: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文章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心得 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文章,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青年不仅要礼赞丰硕成果,更要把对新的发展的渴盼、憧憬和追求,融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绘就新时代丰收多彩画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绘就新时代乡村产业的丰收画卷。“硕果累累”“穰穰满家”“五谷丰登”是广大农民对丰收的朴素追求,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广大青年要砥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断为乡村带去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和新知识等新动能,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以“质”的提升,“物”的丰收,不断满足乡村产业发展新的诉求,让农民更有底气。

  绘就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丰收画卷。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除了要“填饱肚子”,还要在“铺好路子”“建好房子”“打好底子”“固好里子”等方面铆足力气、下足功夫。广大青年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致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美、精神美、风气美,矢志不渝以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民风,以乡村建设的成效团结群众、凝聚人心,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让农民更有活力。

  绘就新时代农民增收的丰收画卷。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八年聚焦“三农”工作,党中央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出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起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广大农民群众的“情感粮仓”不断丰富充实。

 广大青年要厚植为民情怀,深刻领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丰富内涵,站位“两个大局”,在工作“小岗位”,展现人生“大舞台”,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篇六: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1 页 共 11 页 学习贯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2 2 篇)

 学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1 1

  10 月 15 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文章指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要加

  第 2 页 共 11 页 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加大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清理借改革之名变相增加高管收入等分配乱象。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收入行为。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

  第 3 页 共 11 页 刻!我国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要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

  第 4 页 共 11 页 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坚持循序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

  第 5 页 共 11 页 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们要有耐心,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第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

  第 6 页 共 11 页 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

 第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高校毕业生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到学有专长、学有所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技术工人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进城农民工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他们安心进城,稳定就业。要适当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工资待遇。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

  第 7 页 共 11 页 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第四,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加大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清理借改革之名变相增加高管收入等分配乱象。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收入行为。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对解决贫困问题有了完整的办法,但在如何致富问题上还要探索积累经验。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要坚决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对敏感领域准入划出负面清单,加强反垄断监管。同时,也要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第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 8 页 共 11 页 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第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但不宜像脱贫攻坚那样提出统一的量化指标。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总的认为,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我们要实现 14 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第 9 页 共 11 页 学习《求是》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2 2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厚植为民情怀,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脚踏实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 上下同欲,举好发展“指挥棒”。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正是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新阶段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广大党员干部应举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指挥棒”,把为民情怀融入血脉,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望,化作一腔热情和一颗赤子之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追求,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韧劲、“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的魄力,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棒接着一棒跑,一步一个脚印走,把短板补得更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

  第 10 页 共 11 页 靠,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可感。

 二、 循序渐进,做对发展“运算题”。越是追求宏大目标,越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越是路阻且长,越需要保持耐心。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 960 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上,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如 2020 年北京市人均 GDP 达 16.7 万元,而甘肃省人均 GDP 仅为 3.4 万元,相差甚大,实现共同富裕的难度可见一斑,答好共同富裕这张“考卷”,应坚持“稳”字当头,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关键,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向华西村等共同富裕探路者取经问道,结合本地区基础和禀赋精准发力,创新工作思路,摸清工作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做对发展“运算题”,凝聚各种社会力量让共同富裕切实落到实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 双管齐下,用好提升“工具箱”。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不仅需要做大做好“蛋糕”,更要切好分好“蛋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的基础,精神富裕是物质富裕的升华。共同富裕绝非对“财富蛋糕”进行分配,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同步实现,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在以高质量发展筑牢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精神共同富裕的追求。用足提升精神富裕“工具箱”,

  第 11 页 共 11 页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和竞争力,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农村党员干部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 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