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社会化改革路径探究

时间:2022-11-23 09:00: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 现有高考制度几经变革,仍然存在诸多弊端,高考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高考社会化改革作为一条可行路径备受关注,在分析高考社会化改革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初步设想,提供高考社会化的基本实施模式,并对高考社会化路径中相关主体的职能进行界定,为推动高考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高考改革 社会化考试 考试机构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改革更是牵动中国教育全局的问题,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点,更是事关民生的重大议题。多年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其中之一就是要改变“一试定终身”,实行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

1 高考社会化的定义与核心

1.1社会化考试的三个基本特点

以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简称SAT)等为代表的社会化考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行体系,考试由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第三方机构组织,考试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学生和高校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每次考试成绩均有效并可作为申请大学的依据,综合来看,社会化考试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考试由非行政部门牵头组织。

社会化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脱离行政力量的干涉,更好的体现公平公正。因此,社会化考试主要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组织,与考试相关的事务均由考试机构负责,保证各环节的公开透明。

(2)考试机构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各方支持。

社会化的考试机构存在的目标之一就是盈利,要盈利就需要得到高校、学生、社会的支持,考试机构之间需要为争夺考生和高校而竞争。但是,竞争中只有那些信誉度好、服务周到、信息准确、大众认可度高的机构能够得到信任,从而站稳脚跟。

(3)考试成绩用于选拔人才。

社会化考试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一次成绩定学校”的局面,因而社会化考试一般采用一年多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考试,选取最好成绩去申请大学。为避免学生次次考试都参与而加重学生负担,考试成绩仅作为考生申请大学的依据之一,而并非唯一凭证,考试的最终目的在于选拔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而并非用成绩评价学生的优劣。

1.2高考社会化

高考社会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教、考、录分离,三者互不牵制。高考社会化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把中学教育从升学率中解放出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考社会化的本质是确认大学、考生、考试机构是独立的法人或“市场主体”,以市场关系提供服务和被服务,全部过程社会化。其特征是只对当事人负责,并完全独立,即考试是考生的事,招生是大学的事。

高考社会化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下,社会中介机构向考生和高等学校提供考试产品和服务,考生和高校相互自由选择,最终满足个人发展需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高考改革的关键是:使考试成为适合社会进步和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调节手段,这或许就是“考试市场化或社会化”的本质。在高考社会化改革中,实际上是将高考这一服务作为产品推向市场,并让其参与市场竞争,与一般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竞争并非完全的利润导向,而是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为考生更好服务,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公益目的。

2 高考社会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三十余年,现行高考制度为社会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相对公正合理的通道,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可见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近年来,高考制度在内容和形式上几经变革,社会对于高考制度的诟病不绝于耳,高考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大学难以培养出博学宏才,正如钱学森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见,高考改革迫在眉睫。

2.1高考社会化的必要性

2.1.1行政力量过于强大

高考中,无论是全国统考还是自主命题,与高考有关的各项事务均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从考试大纲的编写、考试命题、安排考试、集体阅卷到成绩发放、组织录取,各环节均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揽下实施。虽然部分省份实行了自主命题,命题主体仍然是各省的教育考试院,但也只不过是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的权力分配。在录取中,行政部门允许以超出各校招生人数的20%投档,高校看似具备自由选择的机会,但在实际录取中,也基本上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高校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位,在高考中基本没有发言权,除了少数学校通过自主招生招收的学生外,高校难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学生特长来选拔个性化的人才。

2.1.2“一试定终身”异化了中学素质教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深入阐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一边是素质教育的呼声,一边是升学考试的压力,中学教育在夹缝中变得畸形,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对学生进行考试训练。中学没有升学率就没有优质生源,更得不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教师奖金更与升学率直接挂钩。学生从小就背负着家长、老师的殷切期望,考不到高分就意味着不能进入好大学,因考试压力过大走向极端的案例屡见报端,给学生身心带来了巨大影响。社会对高考的热情有增无减,每年6月那几天,全社会为高考让道,烘托出高考至高无上的地位。高考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一试定终身”的大局稳定不变,虽然每年不少学生通过复读等方式进入理想高校,但多数学生仍然是一次考试,多年来,高考压力有增无减。

此外,高考试题内容僵化、学生对高校的选择权不充分等等也是高考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见,现行高考制度弊端丛生,改革势在必行。

2.2高考社会化的可能性

2.2.1稀缺的优质资源需要在竞争中实现优化配置

如果将学生和高校看成两类不同的资源,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和社会声望更好的高校都是稀缺资源,那么引入市场机制则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不二选择。对于学生而言,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志向和爱好,都希望通过努力进入理想高校,社会化考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动力。对于高校而言,高校希望招来更多符合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学生,尤其是面临生源总量逐步减少的现实,各高校更应该通过竞争来提升自身实力,吸引优秀学生。因此,无论是学生和高校,都需要在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高考社会化正是通过双方相对自由的选择,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高校和专业,高校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学生,实现学生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2.2利于培养个性化与多样化的人才

高考社会化是考生根据不同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报名参考,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考试成绩是衡量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这就需要学生从书本和题海中解放出来,加强多方面的锻炼,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化考试给高校更多选择权,高校有权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拔人才,更有利于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在某方面有特长的考生不因考分的门槛而夭折。高考社会化的模式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学机会,更适应人才选拔的需要。

3 高考社会化改革策略

3.1高考社会化实施模式

图1:高考社会化模式图

高考社会化实施模式的核心是考试由专业考试机构组织,社会化考试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向高校和考生提供考试服务,获取高校招生的信息并向社会发布,同时组织考试相关事宜。高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向自己信任的考试机构提供招考信息,考生也可以根据各个考试机构的社会声誉和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考试机构来报名参加考试,高校及考生与考试机构之间是选择服务的过程。同时,考生可以报考多所高校,高校也可以根据需要录取学生,建立了高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双方的相互选择。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法制化的代表,执行宏观监督与调控,对考试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对招考环节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整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3.2高考社会化模式中的各方职能

现行高考制度之所以屡遭诟病,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学生个性表达得不充分或者说被压抑,以及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路径不畅。高考社会化改革就是要打通路径,使各方在坚守自身职责的基础上促进高考的良性发展,高考社会化改革实施模式中涉及到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第三方机构、高校、考生、教育行政部门,这几大主体分别有着不同的职能,在完成各自职能的基础上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

3.2.1第三方机构的职能

第三方机构作为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是以独立法人形态存在的,不受任何力量的牵制,具有独立自主的地位。为保证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和公信力,考试机构需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各个环节的工作,团队成员包括教育研究学者、考试研究学者、专业命题人员、评价人员、以及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等等。

专业考试机构的功能是提供与高考相关的业务和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发布信息,考试机构作为高校与学生的连接桥梁,需要向考生发布高校的招生信息和要求,向高校提供报考考生的情况,同时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制定考试方针和大纲,并向全社会公布,以保证考试形式的稳定性。组织考试,这一环节包括了与考试相关的各个方面,前期主要是相关准备工作,组织报考、编制试题、印制试卷等,中期主要是考试环节,安排考场、下发准考证、组织监考等,最后是考试结束后的阅卷和成绩发放,以及编写考试分析报告等。

3.2.2高校的职能

为了社会和考生更便捷地了解高校的招生情况,高校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招生信息,包括各专业的拟招生人数、不同学科的考试科目、具体的录取要求等等,还可以根据具体专业和学科的特点,制定各部分成绩的比重。之后选择适合该高校发布招考信息的考试机构,通过考试机构向社会公布具体的招生信息,同时经考试机构的反馈掌握考生报名情况并组织录取,向考生发布录取通知。

3.2.3考生的职能

考生一方面关注理想高校的招考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构咨询相关事项并报名参加考试,同时要熟悉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复习备考。由于社会化考试不仅仅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就要求考生根据特长爱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在面试和其它环节有更好的表现,增加进入意向高校的几率。

3.2.4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

社会化考试中教育行政部门从具体的考试事务中解放出来,主要职能是对整个流程进行宏观调控,并做好相关立法和监督审查工作,保证整个流程的公平公正。具体来看,一方面是把握总体发展方向,控制招生总量,引导整个教育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强教育和考试的相关立法工作,明确政府和考试机构间的职责和关系,并确保整个社会化考试环节有法可依。三是做好对专业机构的资格审查和评价,根据具体规章制度对不同机构承担的考试业务进行不定期的标准化考核,不合格者坚决取缔;同时对录取环节进行监督,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和客观透明。四是监督高校的办学质量,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机构和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和高校招生人数来确定经费划拨数额,以此引导大学在竞争中提升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对中学教学的监督,保证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减轻学生负担。

对高考这样影响重大的制度进行大的改革也应慎重。因为高考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若考虑不周匆忙改革,就可能像翻来覆去翻烧饼一样,改来改去又基本上回到原点。高考社会化改革的蓝图是理想的,但改革关系着千万学子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旦措施不力极有可能危害社会公平,带来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高考社会化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通过部分地区的试点取得实践经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路径和方案,并逐步在全国展开,从而提高高考社会化改革的科学性与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EB/OL]. http://.cn/qkpdf/kjdz/kjdz201430/kjdz20143013-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高考 社会化 探究 路径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