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展示策划

时间:2022-11-25 14:05:06 策划方案 浏览次数:

摘  要:当代展示设计能够促进保存和发扬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历史传承和现代社会审美结合,使相应种类博物馆起到传承手工艺文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以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为例,通过传统文化调研分析和展示策划,将手工艺内涵用准确的展示形态呈现。

关键词:手工艺;展示设计;展示策划;茧绸;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见证,博物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展览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以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设计为例,探讨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展示方法和策划思路。

一、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展示价值分析

每个时期、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表现形式,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和逻辑,一项成熟的手工艺形式,会受到自然条件、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也反映出来自宗教、地方文化、民族情感的影响。

存在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具有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其技艺有别于艺术创作,可以依照一定程式模仿和批量生产;同时也只有贴近生产和日用的层面,才能更大程度上延续其民间的、创造性的活力和应用价值。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既要保其纯粹度,又要让手工艺文化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生产和资金投入的认可。

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的关注,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起源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如何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进入21世纪,部分传统手工艺开始作为显著的文化标识,成为制造业、设计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因此也成为现代产业运作中的一种重要知识资产,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将某一项手工艺文化用博物馆的形式保留并展示出来,能够起到保护、研究、宣传的作用,更能促进传统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实现经济与文化并进良性发展。

二、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内涵

从展示设计师和观众的角度理解特定的手工艺文化,必须要从一定的展示要求角度来分析。每一种成型的手工艺文化形式表现于展示空间,应侧重考虑如下因素:

(一)手工艺的历史沿革。包括起源地的人文、自然条件,发展传承的脉络。用时间的纵轴串联历史事件,用类型归纳的横轴介绍该手工艺所立足的文化土壤。

(二)手工艺的艺术魅力。包括工序、技法、材料、工具等生产制作相关内容,以及手工艺产品自身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手工艺的文化外延。一种生产方式和操作模式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生活变化,这种影响是长期的而且广泛的。围绕一门手工艺形式的起源、发展、兴盛甚至衰落,该特定区域内的作物类型、劳动方式都会随之改变。甚至,某一项重要的手工艺形式,会积极的促进当地或若干经贸带的经济活动,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和城市风貌的变化,这些特色以某种成套的文化符号表现出来,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的地方性文化特征。

三、针对茧绸工艺的主题分析

(一)茧绸工艺的历史沿革

茧绸是由柞蚕丝织成的绸,也称"土绸"或"府绸"。山东是我国野蚕和柞蚕的故乡,夏代《禹贡》到乾隆年间的《养山蚕成法》,均有史书记载。清代中期柞蚕养殖史和柞绸织造业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飞跃,明清至近代,一代代昌邑华侨身背丝绸“下南洋”,使得柳疃丝绸走向了世界。

(二)柳疃茧绸的工艺美

柳疃茧绸和南方丝绸相比,最具有标志性的特点是它用野生柞蚕茧织绸。柞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吐丝昆虫,也称为野蚕或山蚕。

柳疃人在丝织实践中精心摸索出了茧绸加工技艺。茧绸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要经过六个关键环节才能够扯起来;纬线要先制作穗子,温水加湿增加弹性。在织造丝绸的过程中,人的姿态也自然大方,是左一脚、右一脚,左一手、右一手的操作。织下来的绸是生绸,还需经过“漂练”、“跺绸”、“拧绸”“平绸”、“整绸”环节,丝绸织成。

和家蚕丝绸相比,柳疃茧绸不褪色、不掉色,在保护皮肤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其表面粗犷,色泽自然柔和。茧绸制品强度高,弹性好,穿着舒适,冬暖夏凉。

(三)茧绸工艺的文化外延

历史上的昌邑北部自然条件恶劣,海潮、潍水为害严重,柳疃人民生活异常艰难。穷则思变,勤劳的手工业者利用周边地区自然资源,生产茧绸并贩卖,从清乾隆年间至民国初年,柳瞳逐步成为山东的商业重镇,也是当年中国北方的丝绸中心,在海外有着巨大的商业影响。而这种商业活动也带来当地的风貌变化,文化特色鲜明。

四、针对茧绸工艺的展示策划

博物馆在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地现存昌邑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均为上世纪所建。陈旧的展览场所,缺乏一套有形条理化、形象化的载体。此类专项民间艺术和相关史料的博物馆,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缺乏投资主体、缺乏重视的现象。政府往往重视综合博物馆的建设,中小型艺术馆、博物馆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具体到昌邑纺织业,缺乏符号化特征的传达,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对外体现。

(一)基础条件

山东省昌邑市是我国近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柳疃位于昌邑北端,其丝绸工艺已成功申报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织镇,长江以北最大的装饰布生产印染基地。又逢全国多省份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时代大环境,柳疃镇有识之士提议出资建设一座以茧绸生产和通商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既有利于沉淀和传播历史文化,又能提升人文环境,成为当地正在建设的中国棉纺城区域新地标。

该丝绸博物馆位于柳疃中国棉纺城。经市委领导、企业负责人、专家现场研讨,在棉纺城已建成的商用楼房中选取主干道路节点处的两座,连同楼间地块,改扩建成茧绸主题文化的博物馆,暂定名为“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展示宗旨如下:

·传播丝绸文化,打造中国第一个茧绸文化展示基地

·弘扬“下南洋”精神,展示山东人开拓进取性格特征

(二)展示策划及初步设计

待建的丝绸博物馆面临着若干问题。首先,建筑基础条件基本限定,如何进行不同程度的内外部改造;其次,怎样深度挖掘茧绸文化,将传统元素用当代展示语言呈现在观者面前。

前期的设计论证中,由文化部门负责人、纺织专家、文史专家专门召开数次研讨会。但是这种研讨仅仅体现出资料碎片,缺乏从文字思路到空间要素的转化。展示设计团队必须按照自己的理解,按照一般性的思路框架做出结构清晰、可视的初步方案供专家组商讨。一旦有了成形的方案框架,相关专家所掌握的历史脉络、文化素材就有的放矢,展示框架得以调整,各种素材有序的归纳到各个板块当中。最初难以理解的文化内涵、难以表达的文化内容,形象化的传递给展示设计团队,为最终完整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不同题材设计内容,展示设计师不可能是每个门类的专家,该行业的专家也不懂得怎样把枯燥的资料形象化的表现。这种期待被批评的设计初稿,很好的起到了沟通作用,先打开框架容纳展示所需各种素材,再整合加工处理,为深化设计打下基础。

五、展示手段与策划结合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展览方式和展示设计更具多样性和设计性。展览的方式日趋多样化,数字技术在展示中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布展方式,数字化展览的互动性、多维性和体验感为现代博物馆展示发展的带来了新的技术基础。结合展示技术、展示文化特质以及展馆空间划分,最终展示板块体现如下:

(一)序厅——综述和主形象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讲述中国与丝绸的故事;海上丝绸之路则将观众带入柳疃这一北方丝绸重镇。

(三)丝绸之乡

本版块主要展示柳疃镇在历史和今天所作出的主要成绩,以此表现劳动者的艰辛和智慧,以及文化延伸。

(四)丝绸之艺

以蚕茧为主线索,采取平面与多媒体相结合,让参观者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深入感受中国古老织艺的魅力。

(五)丝绸之情

通过昌邑大型纺织机构的发展表达现代人对丝绸工艺的传承和改良,并在临时展厅以各类艺术展表现丝绸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的展览模式总是与不同的文化模式相对应,离开文化因素,许多传统展示场馆就难以实现。展示场馆的形成是考虑各种因素并综合处理,实现信息传递和文化引导的过程,展示策划就是基于展示活动各方面人群的动因,涵盖空间组织与文化传达、艺术与科技手段因素的构思。展示环境的设计和建设,绝非某种特定框架能够界定的,只有通过科学认真的展示策划,才能创造有益社会的优质展示空间。

参考文献:

[1]潘鲁生. 民间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传承 [J]. 红旗文稿,2012.6

[2]黄秋野. 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 [D]. 杭州:浙江大学,2008.

[3]张烈,关琰. 数字娱乐技术在现代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7.6

[4]王俊芳. 柳疃丝绸的特色、兴盛及外传 [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

[5]Graham Black. The Engaging Museum Developing Museums for Visitor Involvement [M].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5

推荐访问:手工艺 当代 传统 策划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