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篇

时间:2022-09-29 16:10:0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篇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74试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武术“踏脚”许林海AStudyon“Tajiao”as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篇,供大家参考。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篇

篇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试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武术“踏脚”许林海A Study on “ Tajiao ”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ui Nationality Wushu in NingxiaXu Linhai【摘要】本文在作者实地调查、参与编排、训练比赛的基础上,通过对“踏脚”的历史文化、形态特征等综合性考察和分析,得出回族武术“踏脚”是由回族传统武术“弹腿”演变而来。通过对回族本民族的特性研究认为,回族传统体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文化性、稀缺性和独特性。在提倡文化保护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以实现文化的延续性,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非物质文化和实用以及传承保护推广视角,分析回族武术“踏脚”的发展现状,提出对其非物质文化性的保护与发展建议。最终作者认为,只要将回族武术“踏脚”运动的攻击技法和得分规则稍加细化,就能大面积推广,使之成为中国的跆拳道,走出宁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关键词】回族武术;推广;传承保护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field

 survey,

 participation

 in

 the

 arrangement

 as

 well

 a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s

 by

 the

 author,

 this

 articl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form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 tajiao ”

 (foot-treading),

 concludes

 that

 “ tajiao ”

 in

 Hui

 nationality

 wushu

 (martial

 arts)

 evolves

 from

 “ tantui ”

 (leg-kicking)

 in

 traditional

 Hui

 nationality

 wushu.

 By

 studying

 the

 feature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Hui

 people’s

 traditional

 sports

 have

 an

 indispensable

 cultural

 form

 in

 their

 life

 with

 strong

 culturality,

 scarcity

 and

 uniqueness.

 In

 today’s

 encouragement

 of

 cultural

 protec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tect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

 as

 to

 achieve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e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this

 study

 also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of

 “ tajiao ”

 in

 Hui

 nationality

 wushu,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as

 long

 as

 the

 attack

 techniques

 and

 scoring

 rules

 of

 “ tajiao ”

 in

 Hui

 nationality

 wushu

 are

 slightly

 refined,

 this

 sport

 can

 be

 popularized

 on

 a

 large

 scale,

 thereby

 making

 it

 a

 “Chinese

 taekwondo”

 to

 go

 outside

 Ningxia

 and

 set

 sights

 on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orld.Keywords:

 Hui

 nationality

 wushu;

 promotion;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传统武术研究】/许林海:试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武术“踏脚”

  75中华武术·研究

 第3卷 第11期

 2014年11月

 ★

 Chinese Wushu Research

 Vol.3 No.11 November 2014引言在我国,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个少数民族,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省和自治区。回族的习武之风是古已有之,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回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几百年来,这一特点已逐步演进成了回族的民族体育传统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群众保持并继续发扬。自古以来,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如唐代以来,回族定居的西安,武术习俗未间断过,过去无论老幼,练武风尚很浓。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长武术,保持着回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族更是酷爱武术,世世代代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回族武术将领和名家,如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北京体育大学的张文广(已故)、西安体育学院的马贤达(已故),以及被称为武坛王子的赵长军等。1 回族武术“踏脚”的产生“踏脚”是回族众多武术的中的一种,它的起源和传承没有任何史料记载,都是采用口头和动作相传,具体的关于“踏脚”的起源已无从考证。现如今归纳起来有三种传说:第一种是起源于回鹘“花门”舞蹈说,认为“踏脚”是源于唐代西域回鹘“花门”军队中的舞蹈。第二种是起源于商旅赶牲说,认为“踏脚”是受回族经商习俗的影响,源于长途赶牲贩运中形成的一些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腿部动作。第三种是武舞衍变说[3],这种说法经过考证和调查后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踏脚”源于回族武术“弹腿”。相传,清顺治年间,陕西渭南园子村有位姓马的回族青年,因残疾遭遇无赖围攻,正当生命垂危之际,被一位身怀绝技的高人相救。此高人不但医好了这位青年的外伤,还传授了一套威力无比用脚防身的武术“弹腿”。而“弹腿”是回族特有的武种,因腿部发力迅速,劲道猛烈,犹如弹丸射出而得名为“弹腿”。我们通过对“弹腿”和“踏脚”两种武术的步伐和招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弹腿”和“踏脚”基本步法有相似之处,比如主要步伐都有武术的弓步、马步、垫步等,“弹腿”的基本技法如侧踹、正蹬脚、弹踢、转身里合腿、跳起剪弹等动作和“踏脚”的基本技法如平踏、撩脚、扫腿裹脚、飞脚等动作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其动作原理、攻击方式和攻击效果范围几乎是一样的。而为何“弹腿”又会转变为“踏脚”呢?源于清末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将陕西回民强行迁至宁夏等偏远落后的山区。虽然回族人尚武,认为习武是“圣行”,但脱离了以武术为防御手段的社会环境,“弹腿”搏击与自卫防身的实用功能逐步淡化,以一种能强身健体的身份被传承下来。也就是说陕西回民到宁夏贫困落后的山区后,环境的变化使“弹腿”衍变成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游戏活动。它在形态上还保留了搏击化的动作,但其动作的力度和强度却明显降低,也与武术中极强的速度和爆发力追求相去较远,且从原创发力迅速、劲道脆弹等特点,逐渐转化到点到为止、强身健体的相互嬉戏。“弹腿”是以克制对手、取得胜利为目的,“踏脚”虽然带着攻击性,但在原有实质上已被弱化,以自娱自乐为宗旨,从属性上已由竞技武术转向游戏性质。通过对二者的步伐、腿法、以及实用的目的性能比较研究认为,这种由弹向点动态和目的上的变化过渡,极有可能是弹腿被宁夏回民衍变为“踏脚”的真正原因。2 “踏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消解的速度不断加快,民众兴趣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在农闲或者节庆的时候能够使回民自发集中的起来的娱乐的“踏脚”运动逐渐被电视、VCD、电脑和出去游玩的方式取代,同时也使许多接受现代文明的人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信息化、工业化都在弱化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而喜好“踏脚”的人多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作者简介:作者单位:Author

 unit:许林海(1981-),男,四川成都人,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宁夏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E-mail:419988146@qq.com。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固原,756000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Guyuan, Ningxia 756000, China.

 76 人因嫌弃它过于“土气”和单调乏味不愿意学习和传承。“踏脚”的传承方式是不固定、松散的,既无师徒传承,也无家族传承的传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心领神会,互相切磋,逐渐掌握“踏脚”技能的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况且“踏脚”传承人大多数年龄偏高,有的已经离世,由于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回族女子不能参与“踏脚”运动,所以就更不能作为“踏脚”的传承人来培养,而大多数男性年轻人迫于生计,外出打工、经商,或者已经移居到其他地方,使“踏脚”的传承人在选择和培养上有了更大的局限性,以至于青黄不接,濒临灭绝。为此,宁夏回族文化厅在1988年开始挖掘整理,2004年4月,国家文化部将“踏脚”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大力开发和挖掘“踏脚”,以期能解决这一回族民间艺术面临的窘境,同时成立了宁夏泾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厅指派了专人对“踏脚”的相关资料和动作进行了调研、规范和整理,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踏脚”的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具体有三种形式:第一在原始的“踏脚”村保持以娱乐、健身为主,定期举行“踏脚”比赛(在规则下采用“踏脚”的规定踏法),选出每期的“踏脚”王。第二将“踏脚”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渊源、文化传承和相关文化因素进行挖掘整理,以保存录音、录像、图片、视频、文字资料为重点,编辑出版“踏脚”教材,在全区和全国推广。第三在一批批专家和“踏脚”传承人的努力研究和创新下,在体现“踏脚”动作敏捷干练、步伐轻盈有序、出腿迅速有力、攻防兼备的前提下,将“踏脚”和具有伊斯兰教独特艺术特点的回族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具回族特色的“踏脚”舞,并于1991在第四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的震撼,同时取得表演金奖。在以后的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踏脚”舞不断地创新和融入武术攻防和舞蹈的优美元素取得了3次金奖和2次银奖(本文作者参与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中“踏脚”舞的编排训练和比赛,同时获得金奖),不但被全国各地的民众熟知,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采访学习。但终因其舞蹈中武术元素的难度太大,不能广泛推广。3 原始“踏脚”的动作、步伐和规则回族武术“踏脚”只是众多回族武术中的一种,体现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几百年来,这一特点已逐步演进成了回族的民族体育传统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群众保持并继续发扬。“踏脚”具有动作简单实用,步伐轻快灵活,规则简单的特点。表1序号 动作名称 技术原理1 平踏 抬脚用脚掌侧向对方腰部踏去2 前蹬抬脚用脚掌正面向对方任意部位踏去3 后踏抬脚用脚掌背向对方任意部位踏去4 连环平踏抬脚用脚掌侧向一高一低向对方任意部位踏去5 背脚背向对方用左脚或右脚向对方扫去6 后扫背向对方,用脚后跟向对方下盘扫去7 后转后脚转360度,用脚后跟或者脚掌向对方打去,可连续转8 扫地转侧身蹲下,用后脚扫地360度向对方扫去9 拥脚此动作由两人或者多人组合,一人抱住“踏脚”人的腿向对方踏去10 腾空拥脚此动作由两人或者多人组合,一人或二人抱住“踏脚”人的腿架起向对方踏去11 飞脚 腾空用脚掌向对方踏去12 腾空摆脚 腾空左脚或右脚向对方摆脚踏去13 顶脚 平踏的变化动作14 扶地踏 倒地后可以扶地前踏或者后踏15 扶人高踏在群踏时一人或多人架起“踏脚”人向对方猛踏16 劈脚提腿向上,脚要过头,然后用脚后跟或者脚掌劈向对方17 旋风脚 腾空180°向对方踏去18 二起平踏 两脚连续向对方踏去19 旋子后踹 腾空向对方扫打20 连环转 抬脚连续转身踏向对方21 腾空霹雳 向前用双脚跳起腾空踏向对方22 跛脚抬腿弯曲,跛脚同时见机向对方踏去【传统武术研究】/许林海:试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武术“踏脚”

  77中华武术·研究

 第3卷 第11期

 2014年11月

 ★

 Chinese Wushu Research

 Vol.3 No.11 November 20143.1

 回族武术“踏脚”的技击动作通过国家文化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对“踏脚”的抢救和挖掘,现在整理出来的“踏脚”基本动作共有22种,包括现在流传于舞台的“踏脚”舞都以此22种动作为基础。其包括如下动作和特点:首先在准备开始踏之前和我们武术行抱拳礼类似,但有回族的特殊行礼方式,以色俩目礼开始和色俩目礼结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踏脚”也和武术同属一类,以习武先修德为宗旨。“踏脚”的具体动作和技术原理如表1。3.2

 “踏脚”的基本步法和原始规则“踏脚”动作变化莫测、灵活多端,想要在“踏脚”场上取得最后胜利成为“踏脚”王,不但要精于“踏脚”的基本技术,还要掌握好“踏脚”的步伐,其主要步伐包括滑步、垫步、上步、跳换步、撤步等,使用这些步伐都离不开“踏脚”步伐的4字要诀:靠字诀(靠近对方的身体)、离字诀(和对手保持一定的实战距离)、顶字诀(用顶脚防守对方的进攻动作)、躲字诀(躲开对方的进攻)。从这几个字诀上不难看出回族武术“踏脚”和我们中华武术同出一辙。而且所有竞技性武术不光有技击动作、技击步法,还得有它的技击规则,如散打、摔跤等。“踏脚”也有它的规则,首先只允许用脚掌踏,不能踢;其二只能用脚不能用手;其三在“踏脚”时只能穿平底软鞋或者光脚;其四不能故意伤害对方要害部位(裆部、后脑、咽喉);其四如果对方被踏倒,要即刻停止,等对方站起来后再踏[5],不许乘人之危,袭踏对方;其五将对方踏倒不能再踏,或者对方主动认输为胜利。4 “踏脚”的价值回族武术“踏脚”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以推广回族文化习俗、精神和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具有强烈回族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首先,在“踏脚”推广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使练习者的身体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同时磨炼出练习者顽强的意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练习者通过坚持不懈的“踏脚”锻炼,可以凭强健的体魄和防身技能战胜恶劣环境和对手的胜利体验,能逐步使尚武者养成不...

篇二: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3年我国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

 保护工程以来,经历了田野调查、资料采集、藏品收集和活态性非遗音频、视频等资料的录制、拍摄,并对所获资源进行标准化的确认登记、立档分类,建立了全国及各省级非遗名录体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向更深层次的数字化保护实践转化,使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的建设实践及研究成为了当下热点。尤其是赋予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化保护权利的“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的提出,[1] 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及数据库建设整体处于弱势的西部地区指明了发展方向。1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数字化建设实践1.1 保护现状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人口约 660万,其中,回族人口约 220万,占总人口的 35.58%。[2] 宁夏地理上处于河西走廊与中原往返的交通要塞,历史上,形成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伊斯兰等多种基于“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的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 — 以宁夏地区为例张玮玲 (宁夏文化馆)摘 要:详细介绍了宁夏地区非遗保护的现状,并对宁夏地区非遗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实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宁夏地区非遗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程度不高,数字化信息展示方式单一,资源分散,没有建立起区域性资源共享的统一机制和平台;同时,宁夏非遗拥有者和传承人在非遗数字化创作、生产中话语权的缺失,使数字资源没有全面、立体地揭示出本地区非遗特有的非文字文化内涵及其活态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赋予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非遗数字化保护权利的“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并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计、制定区域性非遗资源共建共享的数据库建设整体方案及相关细则等方面给出了西部民族地区非遗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推进策略。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式数字化保护;数据库建设;宁夏地区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 (2016)12-0110-05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DatabaseConstructionintheWesternMinorityAreasBasedontheConceptof“ParticipatoryDigitalProtection”—— — TakingNingxiaAreaasanExampleZhangWei-lingAbstract: Thisarticleintroducesthestatus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inNingxiaareaindetailsandinvestigatestheintangibledigitizationanddatabaseconstruction,anddrawstheconclusionthatthelevelofintangibleresourcesdigitizationanddatabaseconstructioninNingxiaareaisatarelativelowlevelwithsingledigitalinformationdisplaymode,scatteredresourcesandwithoutaunifiedregionalresourcessharingplatform.Atthesametime,thelackoftheowners"fullparticipationanddecisioninthecrea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leadstosomestiffness.Basedonaboveanalysis,thisarticleputsforwardtheideaof“Par-ticipatoryDigitalProtection”aswellassomespecificmeasuresandpromotionstrategiessuchassuggeststhegovernmentplayingaleadingroleintheoveralldesign,databaseconstruction,developmentofregion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sourcesharingplat-formandrelateddetailsetc.Keywords: 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articipatoryDigitalProtection;DatabaseConstruction;NingxiaArea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研究与开发110DOI:10.14064/j.cnki.issn1005-8214.2016.12.026

 文化的长期融汇交流及深厚积淀,孕育并留存下了多元的、复合性的、具有宁夏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政府于 2005年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2006年 9月,宁夏政府首先颁布实施了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明确了非遗的概念和宁夏非遗的种类及范围,确立了宁夏非遗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明确了文化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工作的具体职责;规定了对宁夏非遗进行普査、认定、收集、研究、命名、展示、传承和利用等具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并对宁夏非遗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保障措施等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同时,宁夏文化馆对各基层文化站点的非遗普查员进行非遗知识普查培训,就非遗资源普查方式做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普查员运用文字、录音及录像等多媒体方式,对非遗的原始资料采集、实物藏品的收集和活态性非遗音频、视频等资料的录制和拍摄常态化,并建立相关档案和数据库,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宁夏境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截至目前,通过多年对宁夏境内非遗资源的不断发现和挖掘,经普查确认的非遗资源达 2968项。[3]目前,宁夏已完成了对至今仍留存于宁夏山川、历史价值高、民族特色浓郁的 16个种类、100多个子项的非遗资源的全面调查、建档和立项,并申报了国家级、省级及市县级代表性项目、命名传承人及建立了传承基地。[3] 据笔者统计,截至 2016年初,宁夏地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1项 (宁夏回族山花儿艺术)、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8项 (宁夏回族服饰、宁夏回族汤瓶八珍疗法等)、公布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99项、市县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57项,共计 375项;申报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43名、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272名;设立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个,自治区级保护传承基地(点)

 62个;成立区、市、县非遗保护工作机构 26个,现有保护专干 74人。[3]1.2 数字化建设情况自 2006年的 《条例》 中明确要求“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采用录音、录像、拍照、文字记录、数字化多媒体、实物收集等方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以来,[4] 宁夏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设被各文化机构列上日程表。从 2016年 2月起,笔者将调研对象限定为宁夏文化馆及下设的宁夏非遗保护中心、银川市、中卫市、石嘴山市、海原县文化馆及吴忠文化艺术馆、固原群众艺术馆;宁夏图书馆及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吴忠市、固原原州区、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宁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和宁夏档案馆等 20家单位,通过点击进入每个单位的网站,在网站首页或其链接的其他资源库中一一浏览,将建有“非遗数据库”或“非遗栏目”等形式的相关网址、栏目、数据库均纳入本次调研范畴,并辅助于电话咨询、实地访谈等调研方式,调研结果见下表。表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情况从调研情况来看:① 宁夏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库下设宁夏非遗数据库,宁夏文化馆建有宁夏花儿网站,银川市文化艺术馆、中卫市、海原县文化馆建有“非遗传承”、“非遗保护”栏目;其余 15家单位中有 3家网站打不开 (包括宁夏非遗中心),12家网站内没有非遗数字资源;② 在非遗资源的展示方式上,宁夏图书馆非遗数据库、宁夏花儿网均有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方式,其余仍采用文字和图片表现形式;③ 在非遗资源的内容揭示上,宁夏花儿网较全面地囊括了宁夏山花儿的所有资源,花儿曲谱、演唱者、传承人、歌会等类型均有收录;宁夏图书馆的非遗数据库资源来自于本馆的馆藏及有限的网络资源,仅收录了 8个大类、75项非遗项目,没有全面涵盖宁夏的非遗资源;银川市、海原县文化馆网站的非遗资源仅限于本地区的非遗项目,中卫市文化馆网站上只设有非遗保护栏目,介绍非遗动态新闻及知识,没有非遗数字资源。单位名称 非遗网站或栏目 非遗数据库 资源特色 建设情况宁夏文化馆宁夏花儿网下设花儿文化、花儿欣赏、花儿人物等 7个栏目。无提供花儿文化、欣赏、传承人介绍等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多媒体信息检索。自建银川市文化艺术馆非遗传承 无提供银川地区的 52项非遗项目、内容、传承人等文字和图片的信息检索。自建中卫文化馆 非遗保护 无 非遗动态新闻 自建海原县文化馆 非遗保护 无提供海原县级 12个非遗项目及 12位非遗传承人的文字、图片信息检索。自建宁夏图书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提供宁夏 75个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约 2000余条多媒体信息检索。自 建 , 限定 馆 内 访问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研究与开发111

 2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2.1 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没有顶层设计,各自为政截至 2016年初,宁夏先后制定出台 《条例》 等政策法规至 9项。但是,没有基于省级层面的区域内非遗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数据库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同时,有关部门就区域内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的规划、整体方案、相关细则和条例也没有具体的设计和制定意向。宁夏图书馆的非遗数据库、宁夏花儿网均由各自建单位出于职业自觉建设。目前,宁夏文化馆虽下设宁夏非遗保护中心,但工作人员仅有 7名,所学专业为美术设计、民族学等,没有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专业;同时,因受理念、机制、权限、人员专业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宁夏非遗保护中心无力设计、制定基于区域内非遗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的规划、整体方案、相关细则及条例。2.2 非遗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程度不高目前,宁夏确认立项的省级 (包括省级)

 以上的非遗项目 118项、市县级 257项,共 375项。从上述调研可知,只有宁夏花儿网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的“宁夏山花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做了全方位地数字化展示;宁夏图书馆非遗数据库收录的 75项非遗项目,占全区非遗立项总项目的 20%;银川市文化艺术馆“非遗传承”栏目收录 52项,约占全区非遗立项项目的 14%;海原县文化馆“非遗保护”栏目收录 12项,占全区非遗立项项目的 3.2%。特别是宁夏图书馆建设的宁夏地区仅有的非遗数据库,其收录非遗项目也仅占全区非遗立项项目的 20%、占宁夏普查确认 2968项非遗资源的 2.5%。可见,宁夏地区非遗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程度之低。2.3 非遗资源分散,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从调研中发现,进行非遗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四家单位,采集的非遗信息均为自己收录的资源,没有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如,宁夏图书馆非遗数据库的非遗信息,均采集于本馆收藏的宁夏地方文献中纸质、音频和视频资源中的非遗资源及有限的网络资源,且只提供局域网访问。银川市文化艺术馆“非遗传承”栏目收录的 52项非遗数字信息,均来自于银川地区的非遗项目。到目前为止,宁夏没有基于任何层面的非遗资源共享联盟机制建设的意见或提议,也没有建立任何有关非遗资源和非遗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机制和交流平台。2.4 非遗数字化资源表现形式单一,文化内涵揭示不全面从网络调查和访谈来看,目前,宁夏非遗资源数字化仍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形式揭示,音、视频资源有限。宁夏花儿网因资源的特殊性,其音、视频数字化资源丰富;宁夏图书馆非遗数据库 2000余条信息中,音、视频数字资源只有 140条、仅占 7%。并且,音、视频数字资源质量普遍不高,在对非遗非文字文化内涵的揭示上不全面,特别是对其活态性、流动特征的展示、表现上不到位。究其原因是在非遗音、视频的录制、拍摄及数字化创作、生产过程中,非遗拥有者和传承人没有话语权,只充当道具和演员的角色,没有充分参与到非遗的数字文化创作及生产过程中。而参与非遗数字化创作与生产的方案策划人、拍摄者及技术人员对非遗的非文字文化内涵的理解、认识和体会均不到位。所以,非遗拥有者和传承人话语权、参与权的缺失,使生产出的非遗音、视频数字信息没有全方位、立体、生动地展示出非遗的非文字文化内涵和田野中的活态、流动特性。3 基于“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的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推进策略非遗数据库是非遗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是实现非遗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统一管理和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借助多维影像、现代数字技术构建数据库来对非遗资源进行有序、持久、系统、专业性地保护和利用,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首选,重要且不可或缺。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计、制定区域性非遗资源共建共享的数据库建设整体方案及相关细则我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在法律层面上明确提出文化主管部门要建立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外,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5]该法律直接确定了文化主管部门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建立非遗数据库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民族地区在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首先,由文化主管部门文化厅出面牵头,以非遗资源丰富的省级文化馆、数据库建设设施和技术力量雄厚的省级图书馆为骨干力量,组建基于全省统筹、规划的区域性非遗资源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研究与开发112

 的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其次,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的前提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设计、制定区域内非遗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整体方案、相关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在数据库建设整体方案的规划制定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①为防止资源壁垒,应明确、细分非遗资源方和技术提供保障方的相关责任、权益及义务;②要赋与非遗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化保护和生产的权利;③组建非遗数据库建设工作组,该工作组负责制定非遗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条例、细则、人员培训及其具体建库事项,且工作组应设置在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的省级图书馆;④确保将建设好的非遗数据库纳入省级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平台。3.2 引入“参与式数字化非遗保护”理念,赋于非遗传承人和拥有者应有的权益自 2010年文化部“中国非...

篇三: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 1 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简述............................................................................................11.2 项目介绍............................................................................................21.3 产品与服务........................................................................................7第 2 章 市场与竞争分析.................................................................................162.1 市场背景分析..................................................................................162.2 产品特色..........................................................................................192.3 产品高低端兼备和消费群体..........................................................202.4 总体目标市场规划..........................................................................202.5 竞争分析..........................................................................................21第 3 章 商业模式.............................................................................................243.1 短期盈利模式..................................................................................243.2 中期盈利模式..................................................................................243.3 长期盈利模式..................................................................................25第 4 章 战略和计划.........................................................................................264.1 产品开发:........................................................................................264.2 市场推广:........................................................................................27第 5 章 经营管理和运作方案.........................................................................325.1 经营与运作......................................................................................325.2 组织结构发展..................................................................................35第 6 章 财务状况及融资方案和回报.............................................................386.1 经济及财务状况..............................................................................386.2 融资方案和回报..............................................................................40第 7 章 组织架构.............................................................................................42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守艺人守艺人 简介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在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新的重要课题。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保护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2006 年以来,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方也陆续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命名工作。对已经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门通过记录整理技艺资料,提供传习场所,资助开展传习活动,组织宣传与交流,征集并保管代表作品,建立档案等方式,积极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然而也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加上保护遗产工作牵涉面广,情

 2况复杂,运作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或需要逐步改进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的网络通信技术手段,通过智能手机 APP 平台,应用于非物文化遗产的传播,加强宣传、学习和教育, 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发性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去。结合我们小组对宁夏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并利用学校优势,顺应时代潮流,开展了“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守艺人。第 1 1 章 项目 概述1.1 项目 简述项目名称:“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守艺人项目愿景:国内首个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非遗传承人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公司远景: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起点,打造“守艺人”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成为一家传播非遗文化,聚集国家非遗精品的文化科技公

 3司。产品服务:提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电商服务,支持每一位非遗传人创作事业的发展,通过 APP 用户可以了解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传承的文化遗产,以多媒体形式展现非遗文化魅力。用户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直接建立联系,实现非遗产品的购买和定制。受众群体:社会大众消费者2 1.2 项目介绍1. 项目 主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追求的是遗产的整体性、原真性和可持续的沿袭存在。但是,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却使这种良好愿望面临种种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文化因子。然而,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保护并非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典籍和古董,而是要使其依然是活态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传承。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社会地位普遍不认可,生活水平较低等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通过互联网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市场接触,与外界接触,产生经济价值,提高生活水平,从而提高社会地位。2. 项目 解决的 痛点

 4“互联网+非遗”项目匠人搭建消费者与非遗传人的平台,解决非遗传人无法找到客户,消费者难以找到非遗传人的社会痛点,同时起到传播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3 3. . 项目开展的意义与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会地位普遍不被认可大多数非遗传承人作为许多精湛技艺的掌握者以及传统文化的传递者,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然而市场经济下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许多人把财富成为社会地位的唯一评判因素。实际上传承人社会地位对非遗产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肯定传承人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对非遗传承的长远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可以吸引更多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也可以活化现存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事业热情度。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由于传统民间文化起源于农业经济社会,因此农村是广大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主要产生地,社会高速发展以来,市场经济逐渐成为社会主导经济,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生活在农村且主要依赖小农经济型社会的民间传承人生活变得十分窘困。传承人经济条件的微弱直接导致传承工作无力继续,同时也导致年轻人都不愿加入传承行列。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老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衰弱。曾经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数据表示,全省传承人年收入在万元以下,年收入到五万元,传承人无医保,传承人无社保,近三分

 5之一的传承人由于经济困境已经无法继续开展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心态逐渐改变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带来环境巨变,有些虽然来自传统文化但有着明显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遇见新型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在全新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这些民间传统艺人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创新民族技艺,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活水平也较高。然而,还有一些民间传统艺人,确实完全另外一种状况。由于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明显的经济效益,使得他们在遇见新型社会经济形态时受到严重打击。对于有些传统民间技艺人来说,传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在传承过程中对自己是一种物质消耗与负担。这类传承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举步维艰。然而市场经济带来富裕的同时,趋利成为广泛群众的价值标准,那些没有经济效益的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生活质量日益低下,在趋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下不被重视,甚至被轻视,越来越边缘化。在这样一种经济与自尊的双重压迫下,许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心态开始出现改变。传承人的文化自我认同意识开始动摇,产生文化自卑心理,对于坚守传承岗位的热情日益消减。这直接撼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摇摇欲坠的传承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宣传平台农村是广大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集聚地,相对城市而言,农村信息相对闭塞,民间艺术传承人缺乏有效的手段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得到更

 6多群体了解。非遗传人也急需一个快速方便的平台对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进而产生经济效益。“互联网+非遗”项目匠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非遗传人与市场直接接轨,能有效地改变非遗传承人的经济基础,提高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得到大家认可。4. 项目 的可行性“互联网+非遗”项目守艺人具备资源、技术、资金上的优势,依托于宁夏大学的学科优势,机械工程学院众多老师的大力支持,以及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资源支持。“互联网+非遗”项目守艺人将会顺利落地,产生较强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5. 项目 进度安排团队前期已对宁夏地区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上门走访,储备了一定的非遗传人资源。后期将会联系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获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APP 守艺人将于 2017 年 9 月正式开发。上线初期,我们将会选择宁夏地区进行实验性推广,平台上非遗传承人资源不断更新的同时,APP 推广区域不断扩大,直至影响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73 1.3 产品 与服务一.产品介绍APP守艺人是一个连通市场与非遗传人的文化服务与信息交易平台。二P .APP 功能 及用户界面1. 首页界面APP守艺人首页采用地图的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地理位置,可采用交互式的方式查询。同时,主页设置搜索框,可输入地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等信息进行搜索。

 82. 非物质 文化遗产展示界面任意点击搜索结果的其中一个,可以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

 9和详细介绍。3 3. . 相关 传承人介绍

 10点击 APP 右下角的头像,不断滑动,可以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详细信息和介绍。下方设置私信和关注按钮,用户可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给非遗传人留言。4. 非遗 传人个人主 页

 115 5. . 非遗 传人代表作品介绍

 12进入该界面,可以查看到非遗传人的作品,部分作品可以购买,点击购买按钮进入购买界面,就能实现购买。6. 发现

 13进入发现界面,可以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创作动态和最新作品。其他操作和实现的功能在首页模板有相关介绍,请参照前述介绍。7. 匠人 志匠人志首页

 14该板块主要介绍传承人申请非遗的项目、传承人的故事以及代表作品展示等。8. 个人 中心三. . 产品 服务

 151. 非物质 文化遗产 百科全书APP 守艺人采用地图的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分布,构成了一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地理信息系统。同时,APP 守艺人可以查看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详细信息和作品介绍,是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台。2. 非遗文化 传播平台现阶段,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传播力有所下降,新媒体的地位突现,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作为新媒体中庞大的一支力量。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基础之上的数字化媒体,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既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也可以是接收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因此新媒体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的融合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大多使用互联网网站、移动电视和手机应用平台等。农村是广大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集聚地,相对城市而言,农村信息相对闭塞,民间艺术传承人缺乏有效的手段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得到更多群体了解。APP 守艺人起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城市人口了解处于偏远地区的非遗传承人。3. 非物质 文化遗产作品购买和定制服务

 16APP 守艺人连通消费者和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及相关人士,消费者直接联系非遗传承人,可以购买和个性定制非遗传承人的作品。4. 面向 非遗 传人 的电商 外包 服务电子商务外包服务是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开展的一种商业服务。电子商务需要技术和市场营销的双重支持,在互联网日渐重要的当今社会,中小企业迫切希望能通过网络开展电子商务,但同时受到经验少、专业人才缺乏和成本高的限制。针对目前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等原因,我们将向这类非遗传人提供一站式的电商外包服务,解决他们的缺乏网络知识的难题。后期不断发展,我们将免费向非遗传人提供培训等配套服务。第 2 2 章 市场 与竞争分析1 2.1 市场背景...

篇四: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教育与艺术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arts091CULTURE 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探讨金

  枫

 北方民族大学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宁夏小曲的主要演唱特征,包括调式与节拍的运用特征、衬词和内容的运用特征、语言特征以及曲式特征;然后分析了宁夏小曲从晚清到新时代所经历的历史演变,最后探讨了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以及发展。希望能以此给广大读者带来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宁夏小曲的代代传承,将其发扬光大。在宁夏北部,流传着一种传统的说唱形式,即宁夏小曲。这是宁夏地区的本土民间音乐形式,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题材,能够真切地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状况。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宁夏小曲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其歌曲形态已发生较大转变,演唱发声及技巧也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在如今的社会中,其很少为年轻人所知,面临着被摒弃和被遗忘的境况。因此,要实现宁夏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创新,对其音乐特征和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途径,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宁夏小曲的主要演唱特征 调式与节拍的运用特征宁夏小曲的曲调经常和曲目采用同一名称,所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句式和旋律都各有差异的曲调。总体来看,宁夏小曲的节奏大多为2/4拍,此外也有4/4拍、3/4拍以及6/8拍等。宁夏小曲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其主要是五声调式,同时也包含七声音阶,而徵、羽等调式,也时常会出现于此类小曲中。例如,《宁夏川》就已成为了目前宁夏有名的以小曲改编而成的民歌代表。衬词和内容的运用特征在宁夏小曲中,有大量衬词或衬字频繁出现,这种形式能够增强歌曲的感染力,让演唱者在表演的时候更容易实现情感的表达,并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衬词和衬字还能加强曲调的表现能力,渲染出歌曲的丰富意境,这也是宁夏小曲能够在平常百姓中得到广泛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类“接地气”的衬词特征,直至今日也仍然被沿用着。语言特征宁夏小曲有着极富特色的曲本语言,其主要采用银川方言进行演唱。该种方言包含23个声母和33个韵母,声调通常只有三个,即阴平、阳平和去声。另外,银川方言还经常会出现“子”“头”等缀词,比如“老实人”念成“老实头子”,“城楼”念成“城门楼子”等。这种独具特色的方言缀词让整个宁夏小曲的曲本内容都显得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出地域特色和民间特征,因此也更容易深入到人民大众群体中,获得他们的喜爱。曲式特征宁夏小曲的曲式为典型的单二部曲式,也就是“A+B”的形式。A乐段通常是由常规乐段组成,而B乐段则可分成中部和再现部,有些也可以由全新的材料组成。从前的艺人们大多是在街头卖艺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灵感随口创作,因此当时的小曲也带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朗朗上口。到后来,宁夏小曲经过了各大作曲家的加工和改编,其旋律与篇幅都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内容也更上一个层次。宁夏小曲经历的历史演变晚清时期诞生宁夏小曲是在19世纪50年代的晚清时期正式诞生的,当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而国内开展了洋务运动,建立了最早的民用企业和军工企业,由此也产生了民族工业,促使市民阶层与市井文化逐步发展壮大。在当时的宁【作者简介】金枫(1976—),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

 092CULTURE 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夏地区,有许多小曲艺人在街头卖唱,到了光绪年间,宁夏小曲的表演形式便逐步确定下来。清朝末年,宁夏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民众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曲艺职业班社,还有了专门演唱小曲的场所。清宣统初年,宁夏民众的思想获得了解放,逐渐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并产生了一些言情世俗的小曲。新中国初期的创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初期,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大促进了传统艺术发展,宁夏小曲艺人的地位也获得了提高。1954年,宁夏小曲首次被搬上了舞台,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当地小曲艺人创作了许多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较强的曲目;到了1958年,宁夏小曲中的坐唱表演形式被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创新,产生了一个独立曲种,即宁夏坐唱。在此前,就有专业的文艺工作人员对宁夏小曲中的优秀曲目进行了整理和创新,将其带到舞台上进行演出,这便是“银川说书”。后来,该种表演形式广泛流传,由此产生了专业和业余表演并存的局面。而在此后发展中,宁夏小曲及很多传统曲艺曾遭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在舞台上一度失去了踪影。新时期的传承2014年,宁夏小曲正式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16年,文化部对宁夏小曲进行抢救和保护,并在银川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相关的专题培训工作。2017年,有专门的小曲艺人开始公益性地教民众演唱宁夏小曲,让该种艺术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发展。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曾有历史学家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生长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而能够促使上下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地延续到如今的,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其独有的民族包容性和融合性。古往今来,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孕育出了灿烂和繁荣的文明。在历史的车轮下,各个朝代不断兴亡更替,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勤恳劳作的农耕文明以及策马横刀的游牧文明,并且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和逐渐融合。凭借马和刀能够征服一块土地或是占领一座城池,统治当地的老百姓们,但是却始终不能征服传统文化。此处所讲的传统文化,就是人们精神里流淌的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同时也有笔墨丹青、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民族沃土之中,无法被随意地取代或摒弃。在当前社会中,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在民族文化中,音乐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宁夏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族音乐中的一大瑰宝。因此,要实现宁夏小曲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坚持从自身做起,广泛宣传并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对民间音乐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一代代的传承,确保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如此一来,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才不至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才不会被现代化社会淘汰掉,才能对现在的年轻人进行熏陶和感染,在音乐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宁夏小曲也需要在逐步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薪火相传。具体来说,传承并发展宁夏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着重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以一分为二的辩证眼光来看待传统宁夏小曲,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提炼的基础上实现传承与发展。因为宁夏小曲是在晚清时期盛行起来的,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所以应当注重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把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并把一部分落后的音乐文化去除掉。第二,保护和发展宁夏小曲,不能忘记了传统文化。要加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则必须要实现该国的文化传承,彰显其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只有促进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才能不断的进步。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文化就是我国的根基。在传承下来的优良文化中,有许多对于我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很强的借鉴作用,即便是放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今日,也能体现出显著的影响力。文化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大软实力,而中国的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到今天,深厚的基础已成为了国家强大力量。因此,国人更需要树立起文化自信,做到不忘初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宁夏小曲进行传承与保护。第三,除了继承与发展之外,还要对宁夏小曲进行适当的创新。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创新这一动力,若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总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也就无法给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将会导致文化失去生机与光彩。所以在传承和保护宁夏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使之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四。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宁夏小曲的传承保护。宁夏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传承保护,这并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单位的事情,需要多主体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宁夏小曲的保护。比如对于财政部门而言,应该适当增加对宁夏小曲传承保护的财

 文化教育与艺术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arts093CULTURE 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投入,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才能让保护工作更好地推进。再比如对于宁夏地区的各级学校,都应该将宁夏小曲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融入到音乐课程教学之中,面向学生开展宁夏小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宁夏小曲,使其成为传承保护的人力基础。再比如群众文化单位,也要以宁夏小曲为载体,开发群众文化活动,让宁夏小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其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这样也可以起到传承保护的效果。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宁夏小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越来越多人都开始用上了智能手机等设备,这便给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让其拥有了崭新的发展契机。比如微信、抖音等受众面较广的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逐渐渗透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了他们所喜爱的社交及娱乐形式。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平台亦在逐步转变和发展,影响着整个文化消费市场的格局,并强化了市场分众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背景下,平台可以给公众提供各式各样的多元化文娱消费形式,使得公众拥有更为丰富的选择对象,可以充分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娱乐及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随手分享给亲朋好友。信息化时代下,受众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文化形式也出现了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要实现如宁夏小曲一类的音乐非遗创新发展,就可以充分借助并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相关的音乐内容,提高受众对于此类音乐项目发展的参与度。例如,采用创新改编的方式,把宁夏小曲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和现代摇滚音乐、电子乐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彰显出民族化的风格,再投放至微信公众号、抖音运营号、火山小视频等平台,让其有机会走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通过于此,能够让民乐及现代乐均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熠熠生辉。在平台上,受众也可展开密切的交流互动,吸引越来越多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人们的到来,从而给宁夏小曲及各种非遗音乐的创新改良提供有效的策略。除上述方法以外,打造相应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也不失为一条良好的途径。在当地非遗类音乐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便是资金不足,这导致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均受到一定的束缚。对此,可以根据非遗音乐的发展现状,结合宁夏小曲的传承发展状况,在当地打造出参与性较高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从而为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保障。比如依托《宁夏川》《劳动和爱情》《凤凰》《贤良》等带有宁夏小曲元素的优秀音乐作品,搭建出相应的场景,由非遗传承艺人担任现场音乐教师,为游客讲解和演示宁夏小曲的演唱方法。待游客学会之后,还可融入到场景当中,一边扮演音乐故事中的角色,一边唱歌、互动。这种新颖的方式能够带给游客有趣的互动体验,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宁夏小曲中蕴含的独特情感,发掘其魅力。如此不仅能使宁夏小曲非遗音乐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能转变当地旅游市场面貌,为音乐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加强非遗民间音乐的影响力与品牌号召力。如同其余各类传统艺术一般,宁夏小曲在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之后,能够传承至今,已绝非易事。有许多宁夏音乐创作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和传承,赋予了宁夏小曲强大的生命力,足以支撑其延续下去。与此同时,宁夏小曲和如今的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相互借鉴和融合,带动了其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这也离不开广大宁夏音乐人和非遗传承者的不懈努力。通过于此,宁夏本土音乐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创新与保护,在代代相传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宁夏小曲有着其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和方式,从诞生起就一直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时至今日,宁夏小曲已成为了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人们传承和保护。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找到宁夏小曲和现代音乐相融合的有效方法,将其创新并推广开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参考文献[1]王娜,邢丽莎.国家级非遗项目宁夏小曲的调查研究初探[J].艺术品鉴,2021(06):48-49.[2]鲁姝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宁夏民间音乐简析[J].文化产业,2020(18):60-62.[3]季妍.非遗保护视角下宁夏小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参花(下),2019(04):150.[4]赵艺.宁夏小曲的演唱特点与传承保护[D].四川师范大学,2018.[5]唐志刚.宁夏曲艺的发展与思考[J].曲艺,2016(06):38-41.

篇五: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 “泥哇呜” “宁夏皮影” 的现状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 “泥哇呜” “宁夏皮影” 的现状

  摘要:

 2013 年 12 月 8 日~10 日, 我跟随汉中理工学院教授李锐、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李康燕, 一同前往宁夏银川对当地的非遗项目“回族器乐” “宁夏皮影” 进行调研, 作为助手的我了解到了当地部分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弦; 泥哇呜; 宁夏皮影

 中图分类号:

 J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115 (2013)12-82-2

 2013 年 12 月 8 日, 我们一行三人(组长:

 李锐;

 组员:

 李康燕;

 记录员:

 李特)

 一同前往银川对“回族器乐” “宁夏皮影” 进行调研, 这两项非遗是经过严谨的随机抽样选取的, 但由于与“回族器乐” 的传承人无法取得联系, “宁夏皮影” 的传承人不久前去世,其子女没有完全掌握皮影的技艺所以我们迫于无奈最终选择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 “泥哇呜” 进行调研, 我们到达银川后通过与宁夏文化厅和宁夏文化馆的沟通后见到了“口弦” 的传承人安宇歌, “泥哇呜” 的传承人:

 杨达吾德, 以及“宁夏皮影” 传承人王列的儿子王永财, 并对这三位进行了采访, 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这三项非遗的现状。

  一、 存续状况

 (一)

 泥哇呜

 在我们调研的三个非遗项目中, 保存和发展最好的就是“泥哇呜” 。

 “泥哇呜” 的传承人是杨达吾德老师, 他告诉我们“泥哇呜”之所以保存较好有几个主要原因:

 1、 杨达吾德在大学就是学习雕塑,后来又拜访名师学习了乐器制作及音律学所以对“泥哇呜” 进行的改造已经使其可以像普通乐器一样演奏十二平均律, 这样的特性有助于“泥哇呜” 更容易被大众了解。

  2、 杨达吾德对“泥哇呜” 的外形也做了装饰, 使其更易市场化。

 3、 “泥哇呜” 的市场化程度较好, 在全国的各大景区, 以及一些地方的琴行都有销售。

  由上可见, “泥哇呜” 的发展程度较好。

  (二)

 口弦

 在没有见到“口弦” 的传承人安宇歌老师前, 作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我对口弦了解甚少, 也没有听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口弦音响, 我一直认为口弦应该是属于吹奏乐器, 直到听到安老师为我们演奏后才对“口弦” 这种弹拨乐器有所了 解。

 “口弦” 目前的存续状况较好,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对“口弦” 的保护非常重视, 但从市场化和大众认知度来看, 它和“泥哇呜” 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这与乐器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口弦” 音域较窄、 音量较小、 乐器过于原始都是限制其发展的原因。

  (三)

 宁夏皮影

 经过努力我们见到了“宁夏皮影” 传承人王列的儿子王永财, 并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王永财告诉我们他没有完全学会父亲的技艺,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叫上村里的人耍一耍, 而他也不会制作皮影, 他并没有打算在“宁夏皮影” 的发展上做过多的努力, 究其原因王永财告诉我们, 想靠“宁夏皮影” 这门手艺生活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了生计无奈放弃。

  二、 政府及组织支持

 近几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 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也有所加大, 宁夏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对非遗做了一些努力。

  (一)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二)

 对非遗传承人定期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其保护和发展自己传承的技艺。

  (三)

 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及博览会。

  (四)

 计划建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孵化基地, 聘请各领域的专家, 让民俗学的、 美学的、 结构学的、 造型的、 包装的、市场营销的专家组给艺人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帮助其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发扬光大。

  (五)

 宁夏是旅游大省, 使非遗保护中心计划与旅游景区合作,

 给非遗提供一个展示发展的平台。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对非遗的保护主要还是政府行为, 民间个人参与的较少, 主要的原因有:

  1、 对民间个人缺乏吸引力。

  2、 对当地文化宣传不足, 很多当地人对本地的非遗都不是很了解。

  三、 未来发展

 经过对三位老师的采访, 我们发现他们都希望自己父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可以得到保护和发扬, 但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很多困难如:

  (一)

 无法靠自己的技艺生存, 这样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中, 久而久之自己的积极性也会消磨殆尽。

  (二)

 很多非遗的传承人都是自娱自乐, 在乡 间进行, 政府定期给他们一定的资金支持, 传承人只会保证非遗的存在, 却不会认真地思考如何发展, 这样下去这门技艺总会有一天会消亡。

  (三)

 政府资金没有用到实处。

 现在各地都是中央财政给予的非遗专项资金, 首先缺乏一个监督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是否把钱用到了非遗的保护上, 即使用到了非遗保护上也有可能只保护不发展, 很多地方官员都是追求 GDP, 非遗只要不消失就可以了这样的态度只能使非遗的发展停滞不前,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我们的政府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 三位老师对自己的技艺还是抱有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访问就是希望国家更重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他们希望有如下几点:

  1、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作为兴国之本的教育, 同样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通过非遗走入校园这一途径可以扩大非遗的普及范围这样一来问题应该会有所好转。

  2、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多组织开展非遗的文化交流活动, 例如音乐类的非遗项目可以定期地举办音乐会, 让人民群众更容易接近非遗。

  3、 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很多非遗的传承人都并非靠自己

 传承的技艺生存, 所以国家应该把资金重点用于非遗的发展, 多组织传承人进行有偿的演出或文化交流, 让传承人有动力发展自己的技艺。

 作者简介:

  李特,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篇六: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mp;gt; 才智 /206人文高地 Cultural Highlands谈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传承与保护高帅帅

 夏合群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摘要:花儿是流传于中国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形式,宁夏回族花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文学和音乐等表现方面呈现出独具风格的宁夏特色。本文从宁夏回族花儿的独具特性和流传特性,归纳宁夏回族花儿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探讨传承与保护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建议和思路。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花儿;传承;保护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高腔民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它紧密地伴随着历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格律和流传地区的不同,分为“河湟花儿”(也称青海花儿)、“洮岷花儿”( 也称河州花儿)和“六盘山花儿”( 也称宁夏花儿)三个大类。宁夏花儿以六盘山为主要流传地,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的特征,吸收了信天游及伊斯兰音乐的多种因素,具有比信天游与河湟花儿更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独具特征宁夏是花儿之乡,花儿源远流长,闻名遐迩,蜚声中外,六盘山花儿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体民歌花儿的一个分支 ,流传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当地亦称为“山花儿” “干花儿”或“土花儿”,蕴含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上世纪30年代,年轻的“西部歌王”王洛宾西行采风,来到了六盘山下,被“五朵梅”那一首催人泪下的《眼泪花儿》:“走哩走哩(者)越远了,眼泪(的)花儿飘满了。哎嗨(的)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哈)了!……”打动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从此放弃了去法国的念头,留在了西部并迷上了西北民歌。宁夏花儿不仅有花儿的一些共同特点,它还体现了当地的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在文学表现和音乐表现方面,具有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使宁夏的六盘山花儿成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流派。1. 宁夏回族花儿博采众长的特点宁夏是我国西部开发较早、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原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通道,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另一条“丝路”。宁夏是汉和回、羌、狄、戎等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博采众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从目前收集整理的几千首宁夏花儿中有许多朴素、深动的多民族的方言俗语,不但反映了多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宁夏花儿博采众长的特点。2. 宁夏回族花儿的文学表现特征宁夏回族花儿是宁夏人生活、情感的反映,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唱劳动、唱生活、唱爱情、唱民俗、唱信仰、唱未来、唱传说,表现着人们不同的生活侧面,也表达着人们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喜怒哀乐,山花儿以爱情为题材的最多,如《一心儿要爱个你来》“扑灯的蛾儿吃白菜,鹦哥儿要吃韭菜,娘老子说下的我不爱,一心要爱个你来”直述情有独钟。类似的还有《舍不了连心的肉》、《心疼和咋尔得下哦》、《哥是阳沟妹是水》等。花儿以其自然原始的形态呈现了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真实,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花儿本是心上的话”道出了花儿这一民歌形态的真情真性,宁夏回族花儿更从表现对象、形式结构、语言艺术、功能功用等多角度透视诸种人生情态,给予我们强烈的共鸣和艺术感染,表现出了具有回族特色的民歌语言艺术及其文学特性。3. 宁夏回族花儿的音乐和格调表现特征宁夏花儿的曲调有 30 多种,分为“整花”和“散花”两种,“整花”以长篇为主,“散花”形式自由,可以即兴发挥。基本格式是每首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本题,单双句结构各自相同,单句每句有四个停顿,但末顿只有一个字,双句每句有三个停顿,末顿必须是两个字。宁夏花儿只有“快调”和“慢调”,没有“长令”和“短令”,表演形式多为独唱和对唱;起句时多以商音居主位,连续上行四度跳进至最高音,然后连续下行以徵音结束为典型,更有极具特点的角调式大量存在,这是“六盘山花儿”的最具有调式风格的特征。一些比较温和的羽调式风格,是属于宁夏南部地域风格以及吸收了陕北信天游的因素而演变来的原因。形成商调式与徵调式混合的大起大落风格,直接与“六盘山花儿”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因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回族大都依山而住,所以在漫花儿时也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高低轮回,起伏连绵。所有这些地域环境特征也是构建六盘山花儿风格的重要特征。在曲令的形态、演唱的形式、衬词的使用、演唱的特点等多方面,透过最原始的徒唱被野性地演绎了出来。高山上的挡羊娃,吆骡子的脚户哥,青苗地里锄草的妇女都是优秀的花儿歌手。他们是钢刀拿来头割下,不死就这个唱法,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宁夏花儿的音乐性特征。4. 宁夏回族花儿具有原生态的艺术魅力原生态六盘山花儿的特色是用宁夏地方方言演唱,属于无令、无牌花儿,不讲求即兴编唱词,曲调多悲伤凄凉。它以四句一首为最多,也有六句、三句、两句一首的,每句7字、5字或3字多见。同时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和歌、立唱歌)的某些特征,《诗经 • 豳风》、《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陇原歌》、《陇山歌》、《陇板歌》及其先声。复合性、多元性文化使这些山歌更多地呈现过渡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广泛传唱的回族山花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多少年来,六盘山花儿已经像水和空气一样,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于广大回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最有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成为宁夏地区回族文化的生动表现,六盘山花儿不仅有优美的唱腔和动人的旋律,而且还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除了爱情,六盘山花儿还表现了生活、生产、时政、抑恶扬善、伦理道德等内容。二、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保护现状1.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流布和传播在甘肃、青海、宁夏交界地带,自公元十三世纪起,就陆续有回、汉、撒拉、东乡、土、保安、裕固、蒙、藏等民族相继定居,形成了大西北的一个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一个既跨省市又跨民族流传的特有的民歌“花儿”。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如今花儿的曲令现已多达 200 多种,广泛流传的也有 50 多种,而且花儿流传地之广、传唱民族之多、年代之久、影响之大、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也可位列全国及世界民间艺术的前茅。六盘山地区民间传唱的花儿就是在这一

 > 才智 /207人文高地 Cultural Highlands种历史背景下得以流传的。宁夏流传的花儿除传承了“河州花儿”的精髓之外,主要是“河湟花儿”和“山花儿”以及大量的宴席曲、叙事曲、祝酒曲等花儿小调。2.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保护现状(1)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的保护和挖掘工作有序展开2006 年宁夏花儿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花儿流传最广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将西北花儿作为一个整体 , 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取得成功;2010 年固原市打造“王洛宾花儿情”, 泾源县在六盘山下建立了王洛宾文化园,保护了花儿原始文献资料。近年来,宁夏区教育、文化部门积极为马生林、摆五七、张明星等一批老歌手和歌唱家录音、录像,在海原、同心、泾源等 8 个“山花儿”自然流传村建立传承基地,命名“山花儿”民俗村,引导和扶持民间自然传承。(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有序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民间花儿歌手大批涌现,以花儿为主打内容的乡村文艺宣传队活跃在全区各县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上。宁夏花儿代表性传承人(2009 年)和省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 年)张明星,1964 年代表宁夏进京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演唱宁夏“数花”,成为一举成名的花儿歌手,使宁夏花儿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鼓舞。1980 年至1984 年,宁夏自治区先后在吴忠、固原、同心举办过三次花儿演唱会,一批土生土长的回族农民花儿歌手马生林、马汉东、妥燕、李海军、李凤莲等,即兴发挥、现编现唱、见啥唱啥并运用花儿元素 , 原创大型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花儿》、回族花儿风情剧《回乡婚礼》等一批花儿剧目,扩大了花儿的影响力。20 世纪 80 年代西吉县打造“花儿四季”,90年代海原县打造“花儿故乡”,2007 年,将“山花儿”走进学校课堂,全面实施教育传承计划 , 进一步加快花儿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专门开设花儿课教唱花儿,并在中华回乡文化园设立“山花儿”民俗传习馆,对演唱习俗及其相关民俗进行整体保护。自治区连续 7 年成功举办中国西部民歌 ( 花儿 ) 歌会 , 花儿歌手们齐聚一堂切磋技艺。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积极打造“宁夏——花儿的家乡”的品牌 , 举办规模宏大的“万人花儿演唱会”, 每年举办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和花儿研讨会 , 极大的推动了花儿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宁夏文化馆发起并承办了“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文化媒体人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现代化媒体手段上演、制作和播出如花儿舞台剧、广播剧、电视专题片等。目前,宁夏正启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宁夏的文艺工作者挖掘收集了一大批包含山花儿在内的当地民歌,出版发行了《宁夏花儿三百首》《六盘山花儿两千首》《红牡丹》《绿牡丹》《六盘山花儿集锦》等花儿专辑。三、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那些即将濒临消失的古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科技与文化进步的发展,宁夏花儿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宁夏回族花儿的传承后继乏人在宁夏一些地区花儿看起来繁荣,但花儿的演唱者越来越少 ,唱花儿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年轻歌手越来越少 , 很多年轻人几乎不熟知、不会唱花儿,很多花儿流行地区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 , 花儿的创作、表演队伍不仅没有发展壮大,而且在逐步萎缩,甚至产生断代问题。宁夏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生林已去世,现有的花儿传承人马汉东、李凤莲、马学辉等一些名歌手,年龄大都在50 岁以上。现在能够熟练掌握花儿令调,创作花儿歌词的歌手太少,大多数花儿演唱者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比较低,演唱区域大多为比较偏远、落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对于宁夏花儿逐渐失去了兴趣,对其淡忘、忽视,花儿正面临着“人去歌亡” 、“后继乏人”的尴尬现象。(二)宁夏回族花儿的传承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宁夏回族花儿和许多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正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同时现代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时尚音乐浪潮的兴起使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花儿为何种音乐,更不愿意学唱花儿,虽然有不少歌手学唱花儿,但也大多半途而废。会唱花儿的人已经屈指可数。另外,由于“花儿”令调繁多、多衬词和倒装句、多用方言词汇,使得一些专业音乐人对花儿产生误读,认为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很多民间花儿歌手唱腔没有定式,自然缺少了花儿特有的原生态,大部分学唱者通过网络、视频等手段进行学唱,甚至常常将“宁夏花儿”和“河湟花儿”混为一谈,尤其是有些歌手将青海、甘肃的一些特有的花儿曲令及一些小调、宴席曲也作为“宁夏花儿”给采访者或听众进行展示,不禁令人慨叹。(三)缺乏保护和传承花儿的资金和激励机制在花儿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资金的缺乏和融资的困难都是是制约其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因素,宁夏各市县的保护工作普遍缺乏经费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传承基地的建设、“花儿”进校园活动的实施、花儿传承人的专项工资等问题都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对于征集宁夏回族花儿的传统曲目的专项资金;对优秀花儿改编、创编者进行表彰与奖励;对相关著作、教材的出版及教师培训的缺乏专项基金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保护和传承花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四)保护和传承花儿的法律建设进程不能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目前有关保护和传承花儿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政府和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保护传承的意识还不强、保护和传承工作仍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尚未出台国家级别保护非遗的法律、法律工作者极少有人关注花儿的保护领域,都使保护和传承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四、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宁夏花儿作为回族独特的文化,如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因此,传承并保护宁夏回族花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迫在眉睫。(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和传承机制政府部门是保护花儿的主导部门,建立保护和传承花儿的机制、制定新形势下的保护和鼓励政策、激励传承人和爱好者传承和保护花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传承保护基地的建设、“花儿”进校园活动的实施、花儿传承人的保护等方面要得到有效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保护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生存环境 , 以确保其传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得到保证和实施,使保护和传承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以立法和制度化机制保护和传承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的有序和可持续性发展。(二)加...

篇七: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5 -第 34 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投稿邮箱:nnszxb@163.com (总第 110 期)万兆彬(凯里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摘

 要:

 中国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职业教育备受关注,在职业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能。在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认为从传承人培养在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的纵向衔接以及培养模式、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五个方面的横向探索对二者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具体探讨,可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若干参考借鉴。关键词: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

 G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891(2017)01-0025-04收稿日期:

 2016-10-10基金项目:

 此文为作者主持的 2015 年凯里学院院级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S150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万兆彬(1965—),男, 贵州三穗人,贵州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以民族地区为例2013 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12 。纵观近年来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工技艺、传统美术、民族音乐等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校园的培养展开论述;部分学者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如课堂模式、教学方法等展开研究;此外,相关研究还针对传承人的校内培养进行了个案分析。总体而言,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整体路径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还较少。因此,从职业教育的视角出发,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展开系统化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 (一)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取得的成绩 1. 相关政策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离不开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早在 2006 年文化部提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指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金、场所、宣传以及资料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创造条件,保障传承活动的顺利进行。2011 年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并予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培养以及各相关文化机构在开展传承过程中应尽的义务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随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民族地区先后出台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如《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及《四川省非物质南方民族研究第 34 卷

 第 1 期2017 年 2 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Vol.34

 No.1Feb.2017万方数据

 - 26 -2 月 25 日出版

  2017 年第 1 期

 文化遗产条例(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使民族地区传承人的培养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 培养方式推陈出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其传承活动主要依靠人来实现和完成。如果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最核心最首要的保护对象应该是传承人。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传承人的培养方式也推陈出新,包括诸如社区、节庆活动和学校教育下的传承人培养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家族相承、师徒相袭的方式,呈现出传承人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格局。其中,学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成果较为突出,不仅表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有序展开,还以正式立项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功地引入学校教育。2006 年至今,贵州省已有 40 所学校通过省级立项的方式启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2]44-48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承人受众规模的增长。3. 民间组织日益兴起在社会各界的多方倡导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间组织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一支重要力量。民间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承人的培养具有自发性,在传承过程中能够摒弃功利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剪纸协会以及鄂尔多斯学研会等在内的民间组织,都在积极促进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这无形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中鄂尔多斯学研会,不仅积极组织和参加了各种民族文化相关的座谈会、研讨会,还联合地方媒体、院校等组织出版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书籍,在传承人培养的学术研究层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存在的问题1. 传承队伍青黄不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只能以人为纽带,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在于传承人的保护[3]114-123,199 。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使得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步履维艰,传承队伍青黄不接,存在断层现象。一方面,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或年事已高,或相继过世,老一辈艺人逐渐凋零,而年轻有威望的继承人很少;加上年轻人没有兴趣学,造成一些传承谱系断层、断代。另一方面,年轻人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意愿的驱使下,更加注重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降低,尤其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萧条生存状况的影响下,传承意志较为薄弱。因此,随着老一辈传承人逐渐步入古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2. 培养环境日趋恶化在社会形态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所依赖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环境受到现实层面的局限。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媒介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选择接受的文化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由此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逐渐淡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层面上的环境恶化同样是阻碍传承人培养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3. 培养机制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长效培养的关键在于健全培养机制。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仍缺乏对具体培养过程的系统规划与统筹安排,尤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市场机制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中忽略了对其市场化运作思维的培养,这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停留在研究和保护阶段,并未进入市场运作阶段,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进而无法带动传承人的有效培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尤其是在市场机制上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有效进行。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纵向路径衔接 中国职业教育强调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4]66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可以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相结合,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职业教育在初等、中等以及高等教育形式上的纵向衔接,分别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者、掌握者以及传承者的培养。万兆彬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万方数据

 - 27 -第 34 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投稿邮箱:nnszxb@163.com (总第 110 期)1. 初等职业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者的培养初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初级层次,包括初等职业学校教育和初等职业技术培训[5] 。在这个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美术鉴赏和课外劳动技能课程上的结合,营造出良好的传习氛围,进而培养学生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初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一方面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作为启蒙性的存在为这之后的中高级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在资源比较丰富的民族地区尤其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者的培养。2. 中等职业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者的培养在经历了初等职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者的培养之后,中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掌握者。中等职业教育的受众群体以经过初中教育或初中同等学历教育的人员为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主体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要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专业技术课和专业理论课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熟练对接现代科学文化体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掌握者。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下培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者,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中坚力量,也是进一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重要来源。3. 高等职业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层次,具有立足于“上岗”,服务于“就业”,着眼于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征。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基础性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有更加专业的分工和更为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的观察,结合市场需求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创新型延伸,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型发展,成为新型时代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

 (二)横向路径探索 职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在横向路径上的探索分别从规范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条件、改良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以及提升师资力量五个方面展开,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针对性建设,实现传承人培养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顺利开展,具体探索过程如下图所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横向探索路径图1. 规范培养模式我国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对该培养模式的规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知识和在相关企业内进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其中校内所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是进行校外企业实践的基础,而在企业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是对校内习得知识的检验。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推进,其中政府是工学合作模式的组织者,在政府的引导下,由学校主动出击,企业积极配合,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学合作模式的有序进行。同时,工学合作模式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还可以促进职业院校相关实训设施的完善,进而推动传承人培养的专业化发展。2. 完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包括教材、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实践教学设施等在内办学所必需的物质保障。职业教育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不仅要在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以及计算机房等基本教育层面的设施设备有所保障,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设施设备进行系统建设,如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表演艺术类相关的排演场所,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类手工技艺相关的传习用房以及社祭庙会、岁时节令等民俗活动类相关的室内展示空间。包括诸如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所需的资金,可以从争取外部投资和挖掘内部资源两个方面展开,其中外部投资可以从政府的专项投资、银行贷款以及企业筹资共建等方面着手;校内资源可以从校内资金由基本设施 横向探索 规范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完善教学条件 基础设施,传习设备 改良教学方法 手脑并用,学做合一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形式规范化 课程内容非遗化 提升师资力量 理...

篇八: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iddot;90·今古文创得最为直观,这也是利用网络视频的传播特点,要比文章或图片更能完整、直观地展现宁夏非遗,也更容易吸引用户。传播内容多由宁夏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是讲述宁夏非遗的发展过程等,让用户更能感受到非遗的真实性和乐趣性。这类内容若是由专业制作团队进行拍摄制作,则更能保证非遗传播内容的质量,不论是画面构图、拍摄器材、剪辑手法等都对非遗的完整传播起到积极作用。但个人传播渠道的非遗内容浅显、画面不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用户观看后只知道这是宁夏非遗,但对其传播内容不甚清楚。

 二、宁夏非遗网络传播制约因素(一)碎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种类多样,项目丰富,但大多数的网络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碎片”的传播方式,导致了难以传播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整体性以及文化内涵。从客观因素来说,宁夏各项非遗发展参差不齐、传播资源有限等现实困难造成了非遗传播的碎片化问题。这种现象在短视频传播中表现最甚,虽然这符合了现代人碎片化吸取信息的方式,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遗传播的完整性,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不完整,极易被忽略。(二)互动性较差,部分网络传播缺少互动功能互联网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受双方双向互动难的特性,使用户可以与传播者进行双向互动。在利用互联网传播宁夏非遗的相关信息中,通常都会在传播信息内容的底部有评论、点赞、转发等互动方式,但是在宁夏非遗的传播中,用户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少的。例如在微博信息中,只有在与明星相关的非遗信息中,才会看多人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但在其他人发布的非遗信息,乃至是宁夏的一些官方微博发布的非遗信息中都很少有互动。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丁佳蓓(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1)【摘要】互联网视域下,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愈加依赖网络,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亟待通过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宁夏地域面积虽小,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音乐、民俗等多种形态。利用现有的融合媒体传播技术,将宁夏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对外传播,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小众”的关键。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宁夏非遗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内容更新缓慢,缺乏互动功能、不符合网络审美等问题。因此,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应当更加注重网络受众的审美需求,以及媒介需求,找准定位,宁夏的非物质文化传播才能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传播效果;宁夏【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8-0090-02宁夏,自古便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黄河流域在宁夏境内所勾连出的社会生态、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与丰富的流域资源,延展出了多样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十分齐全。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力度,各地方也逐步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推广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做了大量工作。在宁夏,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接收到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信息,从而认识宁夏非遗,了解宁夏非遗。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被认为是当下比较经济、操作性强、且传播效果较好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融合媒介视域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针对具体的传播对象与受众需求,整体打造宁夏非遗文化形象,处理好传播与传承的关系,形成在各方推动下既讲经济效益又注重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理想传播方式。一、宁夏非遗传播概况为了了解到宁夏非遗在主要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概况,以“宁夏非遗”为关键词搜索网页、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App 等平台,并将传播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宁夏非遗新闻报道。这一类内容,多为官方新闻媒体发布,再由其他组织或自媒体进行转载,其发布内容多为宁夏非遗活动的启动及项目进程、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传授讲解、非遗保护及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等。第二,传播内容中将宁夏非遗文化和宁夏旅游相结合。“非遗+ 旅游”的融合形式,不但能让游客在旅游中提升趣味性,还能提高游客在宁夏非遗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优势发挥出来。第三,集中式的非遗文化传播。这类内容多集中于非遗官方网站和视频这两种渠道,其中视频这一渠道表现。

 。. .。

 。

 文化综合·91·2020 年/第 48 期/同时,在宁夏非遗信息相关网页上,缺少了互动功能的模块,如评论、留言功能。而现有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中,浏览量、点击率较低,缺乏传播性。(三)用户范围窄小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中进行传播,其用户应是使用互联网的所有人,但是宁夏非遗在网络中的用户范围非常窄小。一部分是非遗传承人或保护单位针对本地区内进行传播而收获的本地区用户。另一部分用户则是对外传播的,是面向所有对宁夏非遗感兴趣的人,他们通常会主动搜寻非遗信息,但这部分人是非常少的,所以宁夏非遗的用户范围非常窄小。(四)线上及线下传播活动结合性不佳非遗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传播活动,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进行线上宣传,能够让非遗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散发活力,从而将现实与虚拟的互联网连接起来。互联网是集多种媒介于一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多种类别的。但是,在互联网中有关宁夏非遗的传播主要以图片、文字和视频进行,用户只是在网络上观看,与非遗有“一线之隔”,所以,线上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延伸线下的非遗传承活动,让非遗能够真正地有物质基础,才能不断延续下去。所以只有在线下参与到非遗当中去,让用户亲自接触并感受宁夏非遗的魅力,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三、宁夏非遗在网络传播中应处理的几个问题(一)加强宁夏非遗资源数字智库参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机制已经完好的网站,建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资源库,其中要全面收集和管理宁夏所有的非遗资源,无论是国家级还是区县级的非遗信息,都要全面地整合到智库中。在智库中要将宁夏各级非遗名录、宁夏非遗传承人、相关法律法规、宁夏非遗学术研究、相关社会新闻、相关非遗活动等信息都进行整合,并按照具体非遗信息进行细致的分类 :可将宁夏非遗按照国家的十大非遗种类进行分类、按各个级别进行分类、按非遗批次进行分类、按地区进行分类……这样才能为用户展现出宁夏非遗的全貌,也能为宁夏非遗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内容完整而丰富的信息平台。(二)挖掘非遗新故事,进行“长尾”延伸“长尾理论”是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 2004 年 10 月提出的。“长尾理论认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经济和文化重心正在不断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主流市场)转向需求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长尾理论不仅适用于市场,也同样适用于传播学范畴。在宁夏非遗的传播中,大部分非遗项目都处于尾部这一阶段,知名度较低,需深层次挖掘,如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蕴含的意义、传递的精神等,将非遗的内容不断丰富,这样可使用户对非遗项目了解得更透彻,从而对非遗项目的兴趣更浓。四、宁夏非遗传播网络矩阵建设矩阵是一个数学概念,最早用于方程组中系数和常数构成的方阵,后来被自然学科等广泛运用。矩阵在网络传播中通常指在多个不同的平台开设账号并经营,其与客户端进行结合,共同构成一个网络账号方阵,从而使同种类信息进行多渠道传播。

 (一)宁夏非遗矩阵平台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只有将这些传播手段矩阵式地结合起来,才能覆盖更多的用户。这就需要宁夏非遗在网络多种传播渠道中利用矩阵方阵来建设相关账号,来达到全面覆盖。宁夏非遗账号可用官方主微博、主微信订阅号为第一层建设,并对官方主账号进行“大而全”的精准定位,其必须是全部涵盖宁夏非遗信息,且主账号发布的信息是最具权威性和真实性的。第二层建设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建立宁夏非遗的子账号,对其进行“专而精”的定位,可根据自己自身平台的优势及特点,对非遗内容进行选择式发布。(二)矩阵平台“抱团”发展宁夏非遗矩阵式平台的运营和发展,要使相关的主账号和子账号“抱团”发展,从核心层逐渐向外层扩散,不能忽视任何一部分。主账号为官方账号,其要做好宁夏非遗对外的形象、宣传等相关建设,用来提高宁夏非遗主账号自身的公信力。子账号是宁夏非遗矩阵平台传播的主体力量,要不断扩大这些主体,使其成为扩大知名度和提高影响力的主力军,这也是宁夏非遗与社会交流的主要渠道。所以宁夏非遗主账号要多关注和拓展子账号,让双方“抱团”发展,用宁夏非遗文化去影响社会,同时也让社会更加了解宁夏非遗。(三)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非遗用户地位的提高可以推动信息传播的发展,非遗用户参与意识的增强是其主动传播信息的前提。每个用户对非遗感兴趣的点都不一样,要想让非遗用户投入到非遗传播中来,就要重视用户在信息需求方面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从中不断获取问题并做出调整。传播者可以和用户增强在网络中的互动,多了解用户的想法 ;也可以定期对用户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访问,这些方法都能够及时掌握用户对非遗信息的需求动态,从而将这些需求作为以后非遗信息传播工作的重要参考数据。综上所述,宁夏非遗的互联网传播尚处于初期探索的过程。在以后宁夏非遗传播中仍需注重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参考文献:[1]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0-13.作者简介:丁佳蓓,女,回族,宁夏石嘴山人,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文法外语系新闻学专业,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 .。

 。

篇九: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p>

 文

 论

 坛165INTELLIGENCE········· ·········· ·····浅析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木球的发展宁夏师范学院体育系

 张艳萍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木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期为回族木球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参考。关键词:回族木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前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木球是在宁夏回族聚居区尤其宁夏泾源县流行,在泾源县回族木球也称回族“赶牛”。在 2009 年 5 月宁夏公布的第二批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泾源县的回族“赶牛”(回族木球)入选。到目前为止,回族“赶牛”(回族木球)在宁夏尤其在泾源县发展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且普及度很高,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仍是很少。发掘和研究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赶牛”(回族木球)的发展进程和项目特点对于深入了解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加以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木球的概述1、回族木球的起源回族木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竞争性极强的运动,相传在清同治年间就十分流行,对广大市民来说,它很神秘、又很有吸引力。回族木球起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开展的“打篮子”、“赶毛球”、“赶牧球”演变而来的,因此有人说,木球是宁夏回族青少年用鞭子赶出来的游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也是回族青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2、回族木球的基本技术回族木球基本技术一般包括:传球、接球、运球、射门、抢截。(1)传球 传球是组织进攻、变换战术和创造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传球的方法主要有:正手传球、反手传球、传腾空球等。(2)接球 接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击球板的合理部位,将运行中的球停档在控制范围内。接球的技术动作有正板接球和反板接球两种。它们都是由移动方法、停球部位、削弱球的动作、停球后的随移动作四个环节组成。在比赛重,接球是为传球、运球、过人和射门服务的。(3)运球 运球是运动员在跑动中,用击球板推拨球有目的地将球保持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而做的连续触球动作。运球技术包括拨球、运球、推球运球。(4)射门 射门是一切技、战术配合的目的。掌握快速准确的射门技术,养成良好的射门意识是木球取胜的基础。射门的突然性、准确性是得分的关键。射门技术包括扫射、击射等。木球比赛中远距离射门较难得分。(5)抢截球 抢截球是指防守队员利用规则允许的合理动作,把对手控制的球或对方传出的球抢截住或破坏掉的技术动作。抢截球是转守为攻的重要手段,是攻防技术的主要技术动作。它在木球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击球板抢截球是抢截的有效方法,所有队员(包括守门员)均可使用。它包括截球、勾球抢截两种方法。3、回族木球的基本规则回族木球是一项激烈的运动项目,比赛由两队参加,每对 10 人,每对上场队员为5名,全场比赛时间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每半场时间为20 分钟,中间休息 10 分钟,下半场交换场地和发球权。与篮球、足球比赛相似,40 分钟内如果双方战成平手,接着进行10分钟上下两个半场的加时赛。如果加时赛仍不能决出胜负,则双方经过点球决出胜负。与足球比赛不同的是,木球比赛在互射点球时是不设守门员的。二、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木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回族木球运动在宁夏广大农村及中小学开展得较为普遍,有的中小学列为体育教学内容。1982 年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表演了这项运动。当时由宁夏吴忠市体育部门组织的吴忠市马莲渠公社 ( 现马莲渠乡 ) 木球代表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受到了与会专家及群众的好评。在 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宁夏、湖南、新疆、北京等代表团均将本地区开展的“木球”比赛进行了表演。1991 年在广西南宁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将木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届比赛后,对规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并在 1994年 8 月在云南昆明举办了全国木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同时举办全国木球邀请赛。1999 年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的 1998 年 10 月在宁夏银川举办了全国木球邀请赛,并在1999 年 5 月的全国木球邀请赛之前再次举办全国木球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通过 1999 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检验,证明规则的修改是成功的。在保持木球运动这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点的同时,从规则上不断完善,有利于它的发展和推广。2003 年 9 月在宁夏银川举行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2007 年 11 月在广东广州举行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行了新的规则。通过多届的比赛及对规则的修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得更加安全、合理、公正、公平。从 1991 年到 2007 年的 16 年间,木球运动通过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使木球运动的新鲜血液加以充实,保证了该项运动的正常发展。综上所述,回族木球运动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蕴涵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木球运动高雅、和谐,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及创造精神。在今天的都市生活中,它成为人们放松、娱乐、休闲的一种手段,在培养高雅、文明修养的同时,达到健身目的。参考文献:[1] 赵昌毅:《从木球运动的演变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2] 周建华:《木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体育文化导刊》,2009.2。基金项目: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9NXYDDG32)

推荐访问: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宁夏 文化遗产 传承